课件编号19461985

第11课 老王 第1课时(小人物,大情怀)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10767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1课,老王,1课时,小人物,情怀,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平凡中见伟大,细节中显真情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设计人 学校 年级/册 七年级 下册 单元 第三单元 【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学生“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把握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诵、概括、讲解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方法,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优秀文学作品时,应关注人物描写、关键语句和人物精神三个方面的内容。 【学情研判】 1.诊断测试 请从所学过的叙事性作品中选取一篇,班级开展“我为你讲‘小’故事”的活动,要求讲出小人物的事迹、小人物的形象、小人物的精神。 2.数据分析(测试样本为两个教学班,共计91位学生) (1)人物描写:84%的学生对所讲作品不仅仅停留在故事叙述层面,开始关注细节描写,但对细节的解读不够深入,不能从中体会人物精神。 (2)关键语句:72%的学生已经有意识去关注关键语句,但对关键语句的解读还不到位,无法从中感悟人物精神。 (3)人物精神:90%的学生由于无法细致深入地分析细节描写和关键语句,因此,缺少与时代背景和人物身份的关联以及对小人物的典型性与时代性的理性分析。 3.前测分析 根据前测试题完成情况的统计,可以发现学生在写人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学生已经有意识地关注到人物描写和关键语句,但在深入细致地分析方面还有所欠缺,无法从中理性辩证地分析人物精神。具体情况如下:76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84%)能够关注到细节描写,但解读不够深入;66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72%)有意识去关注关键语句,但解读还不太到位;82位同学(约占测试人数的90%)由于无法细致深入地分析细节描写和关键语句,因此,不能立体多元化地看人物。 【学习内容确定】 依据前测反馈的情况可知:学生在写人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已经有了关注文章细部的意识,能够尝试分析细节描写和关键语句,但往往停留在表层,无法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立体多元地分析人物精神。因此,细节描写、关键语句和理性辩证地分析人物精神是本专题设计的学习内容。 【设计背景】 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选编了一组回忆性散文及小说,其人文主题是“凡人小事”,展现平凡人物身上闪现的优秀品格,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单元学习要求熟读精思,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还要从开头、结尾、文中的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加强文本细读,关注细节描写以及前后内容的内在联系,从关键语句入手,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体会平凡人物身上的闪光品格,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