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63778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学案 第12讲 力(含解析)

日期:2024-06-0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7次 大小:21560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解析,中考,理学,考点,复习
  • cover
第12讲 力 命题分析  广东省近五年中考物理命题分析 考点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力 省题11 ___ ___ ___ 省题2 弹力 ___ 省题19、21 ___ 省题10、16 ___ 重力 ___ ___ 省题1 ___ 省题1 力的示意图 ___ 省题15 省题15 省题15 省题15 【课程标准】 2.2.3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例1 通过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例2 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2.4 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 4.1.6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例 用手拉动弹簧测力计体验1 N、2 N、4 N力的大小,测量一本物理教科书所受的重力。 考点一 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力用符号F表示。 2.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3.产生条件:①必须有两个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 4.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如捏橡皮泥、拉或压弹簧。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指速度大小或方向的改变),如人推箱子前进、踢足球。 注意: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6.力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但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1)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方向一定改变。( × ) (2)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 ) (3)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 ) (4)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 ) (5)施力物体肯定不受到力的作用。( × ) (6)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 ) 例1 (2019·广东改编)头球(运动员用头碰撞飞行中的足球)是足球比赛中常用的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头球过程中,头对足球的力只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B.头球过程中,头对足球的力只改变了足球的形状 C.头球过程中,头对足球的力同时改变了足球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D.头球过程中,头对足球有力的作用,足球对头没有力的作用 分析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力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答案 C 例2 (2023·湛江赤坎区模拟)如图所示,是在排球比赛中成功拦网的情景,主要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当运动员拦下排球时,手感到疼痛,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的;用力按压排球时,排球会变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 分析 (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 运动状态 相互 形状 易错提醒 (1)形变可以很明显,也可以非常微小。 (2)力的作用效果的两个方面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单独发生。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变化,则这个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3)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必须成对出现。 考点二 弹力 1.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等。 (2)产生条件:①物体相互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3)大小: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4)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且总是与接触面垂直。 (5)作用点:作用在施加外力的物体上,也可等效在接触面的一点上。 2.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