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66197

华师大版科学 七下 1.4配制溶液 课时训练

日期:2025-10-1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22017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华师大,科学,七下,配制,溶液,课时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配制溶液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B.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C.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 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溶剂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2.现有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关于该食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m质∶m剂=1∶10 B.m质∶m液=1∶10 C.m质∶m液=1∶11 D.m剂∶m液=10∶11 3.下列操作均在室温下进行,且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都发生变化的是(  ) A.将一定量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升温10℃ B.将一定量饱和石灰水升温10℃ C.取一定量氯化钠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水 D.取一定量蔗糖不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蔗糖 4.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在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5.今有4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欲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用的方法是(  )(以下方法最终都不会有晶体析出) 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B.加入4g氢氧化钠固体 C.把溶剂蒸发掉20g D.加入25%的氢氧化钠溶液l6g 6.现要配制100g12%的氯化钠溶液,称量过程中误将砝码(砝码盒中的砝码规格有50g、20g、10g、5g,称量时5g以下用游码)和称量物放反了,则实际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2% B.8% C.8.3% D.10% 7.小灵同学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NaCl)溶液50 g。其步骤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置溶液需要计算、称量、溶解等步骤,以上操作均无误 B.部分氯化钠固体从药匙中撒落,将会影响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用量筒量取水时,如果仰视刻度线,会导致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 D.等氯化钠充分溶解后,如有液体溅出,将会影响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8.T℃时,某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的斜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n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C.图中m点表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D.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9.如图是化合物M和化合物N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60℃时,M和N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将60℃时N溶液降温至30℃,一定有晶体析出 C.30℃时,M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为40% D.无论升温或降温都能使40℃接近饱和的N溶液达到饱和 10.一份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的氯化钠溶液蒸发掉 40g 水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 10%,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A.1g B.2g C.5g D.10g 11.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12.在20℃时,取一定质量的固体硝酸钾于烧杯中,把100g水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烧杯,不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乙→丙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丙→丁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丁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13.20℃时,甲、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