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1课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课程标准 时空坐标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一)文明产生的前提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采集、渔猎 农耕、畜牧 农业革命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一)文明产生的前提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材料:农业产生后才开始了社会生产,从此人类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的被动局面,由消极地适应自然转向积极的改造自然,由自然的奴隶走向自然的主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有了农业,才真正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尚定周、王有文《从采集、渔猎到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变革———试论农业起源》 思考:如何理解“有了农业,才真正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①使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生产者,促使人类使用金属工具,提高生产效率。 ②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在农业与畜牧业分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了农业与手工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分工。 ③社会分工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阶级的分化,使人类走向文明成为可能。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二)文明产生的标志 材料:“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有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利、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并非所有文明都具备这些特征……,但是这一组特征在确定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明性质时,可以用作一般的指南。” ———《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斯塔夫利阿诺斯 思考:依据上述材料,判断文明出现的标志有哪些? 城市的出现、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阶级和私有制的产生等 考古学标准 政治文明标准 精神文明的标准 物质文明的标准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三)文明产生的过程 生产力 社会分工 生产效率 提高 阶级矛盾 部落战争 记事 管理 前提 播种收获 定居 文明产生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发展 唯物史观 畜牧业/农业 畜牧业/农业/手工业 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商业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总结: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特别是生产工具制造水平的提高。 ②前提: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③自然地理因素:多分布于大河流域,适合人类生存。 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能够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古希腊文明 约公元前2千纪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 中国文明 约公元前2070年 古埃及文明 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 古印度文明 约公元前3千纪 海洋文 明 大 河文 明 以发展工商业和对外贸易为主的经济,适应这种经济发展要求,通常建立起城邦民主政治 以发展种植农业为主的农耕经济,一般都建立起地区性大国,实行君主专制的政治统治 文明早期发展的特点:独立发展,多元特征 邻近大河流域或海洋、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环境 西亚两河流域,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两条河流中间围成了一个肥沃的冲积平原———美索不达米亚 2、发展历程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2900年 公元前18世纪 产生最初文明 苏美尔城邦时代—一系列城市国家 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两河流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文明成果 (1)政治: ①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城市成为地方行政单位 ②法律: 汉谟拉比 王 太阳神沙 玛 什 权 柄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