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6751

2.5.3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181140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5.3,红军,长征,遵义,会议,课件
    课件42张PPT。《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面对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惶恐不按。蒋介石为了消除“心腹之患”,便大举“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长征的背景粉碎蒋介石的四次“围剿”反“围剿” 为了保存红军力量,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005中央红军长征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地点?经过哪些省?主要过程?005瑞金湘江战役 冲破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吴起镇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 会宁会师江西瑞金武阳渡口(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1)长征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了向西突围的漫漫征途。长征的过程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最大的败仗是湘江战役。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同国民党军队在湘江地区浴血奋战,损失巨大,红军从长征开始时的86000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2)突破湘江  蒋介石调集重兵,在红军通往湘西的道路上,布置新的防线。若红军继续西进,无异虎口投食。   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弃湘西、取贵州的主张,得到多数人赞同。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城。(3)强渡乌江1935年时的贵州遵义城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战役是遵义战役。1935年2月26日至28日,中央红军在贵州遵义地区击溃、歼灭敌人两个师又8个团。也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占领的最大城市。(4)遵义战役遵义会议旧址参加遵义会议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朱德模拟会场,讨论“红军队伍该由谁来指挥”。周恩来博古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1)时间、地点: 2)内容: 3)意义:1935年1月;遵义1.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 2.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3.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1.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2.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3.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为什么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提示:可从会前红军的处境、会上的重大决议、会议产生的影响、会后的战争形势四个方面分析)。会前,左倾错误路线的领导,致使红军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会上,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会议产生的影响: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会后,红军胜利完成长征,转到了抗日的前沿阵地,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冲出重围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过草地 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彝海结盟红军在彝族区的标语“红军不杀番人”中国工农红军在彝族区颁发的布告胜利会师(1)陕北会师: 1935年10月 红一方面军、陕北红军 (2)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 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红军长征渡过24条河流,主要有: 湘江、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 湘江:红军在那里与敌人打过一场恶战,损失惨重 乌江:红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 赤水河: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