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8.练习十六(一) 主备人 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等。) 练习十六第一课时共安排了11道练习题,主要意图是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1题底题和第9题是口算练习,其中第9题教材改变了练习题的呈现方式,体现了练习形式的多样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第5题和第8题上下两题对比的形式出现,提高学生正确进行口算的能力;第3、4、7是运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六题是改错练习,呈现了学生计算中常见的错误,巩固计算方法;第10题是学生熟悉的形式,让学生独立计算和比较大小,在巩固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 本节练习课,是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巩固练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3.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目标要站在学生角度制订,应用行为动词,如描述目标的了解、理解、掌握、应用;描述过程的经历、体验、探索等。要求具体、可操作。)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而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 难点:熟练而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速度。 5.学习活动设计(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模型建构、课堂检测、总结反馈几个步骤。其中课堂检测部分要作为一个重点,精心设计习题,穿插在各个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教学环节中呈现的学习情境、提出驱动性问题、学习任务类型等) 师: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减法,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我们学的减法都分为几类?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减法的分类已经比较清晰了,那口算的方法你都掌握了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来考考你们,敢接受我的考验吗? 师:好!那我们马上开始闯关!学生活动(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与教的环节对应) 生:一共分为3类,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整十数。 生自信的回答:敢!随堂检测 1、口算 35-2= 36-8= 35-30= 师:指名口算,说一说几个算式的区别。 师: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在计算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简要说明教学环节、学习活动等,组织与实施意图,说明活动对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的意义,说明如何在活动中达成目标,关注课堂互动的层次与深度) 通过口算,复习上节课学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整十数,让孩子注意: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当十,此为本节课的练习做铺垫。 环节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教师活动 出示课本71页练习十六第1题。 师:第一关:抢答.如果你算出了答案就马上站起来大声地说出答案。(师同步用课件出示答案) 师:真不错,算得很快!下面我们来观察这些题目是属于哪一类减法? 师:那老师随便选择一道题请你来说一说是怎样算的?48-6= 师:真不错!同学们不仅算得快,而且还能说出是怎样算的!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关。1分钟挑战 2.出示课本71页练习十六的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师利用电子白板的倒计时功能在幕布上显示1分钟倒计时时间) 师:请生分组汇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