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 溶液的酸碱性 一、单选题 1.常温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H=2的溶液显酸性 B.pH=7的溶液显中性 C.溶液的pH由5变成2,其酸性减弱 D.pH>10的土壤不适于种植农作物,因为碱性太强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铁和钢都属于金属材料 B.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低 C.酚酞溶液滴入稀盐酸变成红色 D.检查煤气泄漏用明火查看 3.某同学在化学晚会上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四字,然后再喷上另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四字.该同学所用的两种无色液体可能是( ) A.NaOH溶液、酚酞溶液 B.CuSO4溶液、NaOH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D.酚酞溶液、“雪碧”饮料 4.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各种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酸溶液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溶液的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有机物 5.绣球花的颜色与土壤酸碱度有关,当土壤呈酸性时花朵为蓝色。下列是不同土壤的pH,能让绣球花呈蓝色的是( ) A.pH=5.8 B.pH=9.6 C.pH=7.0 D.pH=12.1 6.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能达到目的是( ) A.煤炉火上放一盆水,就能防止CO中毒 B.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溶液是否显酸性 C.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尔多液 D.用燃烧的小木条放入集气瓶中来检验CO2是否集满 7.质量为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钾溶液和质量为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混合,所得溶液的pH( ) A.小于7 B.等于7 C.大于7 D.不确定 8.下列“不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化合物中的某种元素变为单质不一定要通过分解反应 ②在一定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不一定生成碳酸 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④物质在燃烧时不一定产生火焰,灭火时不一定要将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9.下列离子组合能在pH=1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Cu2+、SO42﹣、Cl﹣ B.K+、Na+、NO3﹣、Cl﹣ C.CO32﹣、H+、Na+、Cl﹣ D.Ba2+、Cl﹣、Na+、SO42﹣ 10.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过滤 B.CO2验满 C.测溶液的pH D.稀释浓硫酸 11.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a段只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B.室温下,b点溶液的pH>7 C.c点溶液中溶质至少有两种 D.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一直在增加 12.下表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种类 厕所清洁剂 桔子汁 牛奶 草木灰水 厨房清洁剂 pH 1 3 6.5 11 12.5 A.草木灰水显酸性 B.厕所清洁剂显碱性 C.桔子汁的酸性比牛奶弱 D.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桔子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的实验中,A杯溶液逐渐变 色;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冬天暴露在空气中的水管冻裂了,这是因为 14.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填空: 物质 氨水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8.5﹣10.5 2.9﹣3.3 6.3﹣6.6 7.6﹣8.0 (1)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2)鸡蛋清是 性; (3)若向一支盛有氨水的试管中滴稀盐酸,则试管中液体的pH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实验室有A、B两种溶液,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则A、B两种溶液的pH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