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69607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件(共42张PPT)

日期:2025-01-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42328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PPT,42张,课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诵读
  • cover
(课件网)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新课导入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意思是作者把望见洞庭湖的景象写成一首诗赠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题目表明写作的内容和目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孟浩然这首“开题明义”的诗歌中含有怎样的感情。 整体感知 1 2 3 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诗歌;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意,赏析诗歌写景的名句。 学习诗人含蓄、委婉地自我推荐的方法,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王维合称“王孟”,代表作有《过故人庄》《春晓》等。 人生经历 诗文少年:689年生于湖北襄阳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19岁时与弟弟一起读书学剑。20岁前后游鹿门山,作《题鹿门山》诗,标志着其独特诗风基本形成,并于711年与张子荣同隐鹿门山。 漫游求仕:712年,张子荣应考进士,孟浩然辞亲远行,漫游长江流域,开始广交朋友,干谒名流,以求进身之机。在此期间,结识李白,并与李白成为莫逆之交。 隐居山水:729年,孟浩然离开长安,开启了自己的漫游山水之旅。中间也曾试图再次踏入仕途,但收效甚微,除了在张九龄的推荐下做了短时间的幕府外,大部分时间过得还是寄情山水的生活。 入京不仕:727年,孟浩然赴京赶考,可是没考中。虽然有了一次见唐玄宗的机会,却因为一句原本是自谦的“不才明主弃”,被唐玄宗误解,唐玄宗非常不高兴地说了一句“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将其放归襄阳。 人生经历 求仕 隐居 文学成就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第一人。“兴象”创作的先行者。他的诗不事雕琢,富有自然之趣。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的真切感受。他笔下的山水形象采用表现手法,将山水形象的刻画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及性情气质展现合而为一,使得其山水诗中的形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形成了自己清淡自然的诗风。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 清诗句句尽堪传———杜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 “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 背景介绍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歌朗读 古今对译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①混太清②。 气蒸云梦泽③,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④,端居耻圣明⑤。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⑥。 孟浩然 ①涵虚:指水映天空。涵,包含。虚,天空。 ②混太清:与天空浑然一体。太清,天空。 ③云梦泽:古代大湖,在洞庭湖北面。 ④欲济无舟楫:想渡湖却没有船只,比喻想从政而无人引荐。济,渡。 ⑤端居耻圣明:闲居在家,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端居,闲居、平常家居。 ⑥徒有羡鱼情: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这句隐喻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徒,白白地。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八月洞庭湖水几乎与岸齐平,水映天空,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想渡湖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