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71108

第五章 数据处理机可视化表达 教学设计(表格式) -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数据与计算(粤教版2019)

日期:2024-05-15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939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数据,高中,教版,计算,必修,信息技术
  • cover
一、教学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老师 课题 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表达 授课年级 高一 教材 普通高中教科书 信息技术 必修1 数据与计算 (粤教版) 二、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广东教育-出卷网-《信息技术必修一 数据与计算》的第五章“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表达”,主要知识点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表达等内容。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通过典型的应用实例,了解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 在知识结构上,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入学习,教材通过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到可视化呈现,形成完整的数据处理流程。。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兴趣和好奇心。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学科背景,对数据处理和可视化的认识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普及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了解大数据的概念及应用,理解大数据的4V 特征与互联网思维思维三个特征 了解数据采集的方法、数据存储和保护的方法 理解数据分析的四种方法,并能辨析其不同 能分辨不同的可视化图表 教学重点 数据分析的四种方法 教学难点 能理解并使用数据分析的工具进行数据分析 四、教学策略 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述法、探究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本教学设计以“项目式学习”为主线,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数据处理与可视化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与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情景 复习引入: 复习大数据的概念以及4V特征 引出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表达 数据采集: 简要介绍和展示不同的数据采集方法 数据存储保护: 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讲解 学生聆听和记录 通过案例欣赏,让学生直观感受数据采集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探究1:数据分析 什么是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的概念及作用、常见方法。 特征探索 结合课本配套的学习资源,观察数据预处理结果。 关联分析 教师举案例:超市卖泡面,喜欢和碗或是火腿肠一起出售。 表面上无联系,通过分析并发现存在于大量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或相关性,从而描述一个事物中的某些属性同时出现的规律和模式。 聚类分析 教师初步讲解原理,学生分小组利用学习资源,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强调:不需要事先给出分类标准) 数据分类 教师初步讲解原理,学生分小组利用学习资源,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强调:需要事先给出分类标准) 实操观察 与学习和生活实际相联系,思考特征探索的日常应用场景。 思考并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关联分析的案例 通过实操加深对聚类分析和数据分类的理解 通过讲解以及学生实操,实现学习新知识、工具应用、解决问题、联系学习生活实际等目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2:可视化表达 问题探究: 分别展示数据表和可视化图表,提问学生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数据表和可视化图表,了解可视化的有点及作用。 体验可视化图表生成: 学生分小组讨论可以使用什么工具生成可视化的图表,并实践操作。 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实操,以加深对不同图表的理解 通过对比和实操,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可视化?不同的可视化图表所表示的含义存在区别。 总结拓展 总结及应用: 总结: (由学生总结归纳本节所学知识,教师进行点拨。)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数据处理成果和可视化图表,并进行交流和评价。 注意聆听,同时思考需要注意的地方。 共同总结,今日所学知识,及注意事项。 通过成果展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总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