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78253

科学冀人版(2017秋)五下6《雨和雪》同步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5-04-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36404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科学,雨和雪,21张,课件,同步,五下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1.露:空气中的_____遇冷,在近地面的物体表面发生凝结形成的。 2.霜:当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时,近地面的_____在物体的表面结成小冰晶。 3.雾:在晴朗、无风,空气湿度100%的春、秋季早晨,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会凝结成_____悬浮在低空中,形成雾。 水蒸气 水蒸气 小水珠 新课导入 4.云:空气中的_____升高到一定高度时遇冷就会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些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漂浮在高空,当达到一定数量时便形成了云。 露、霜、雾、云等天气都与水有关,那么还有没有与水有关的天气现象呢? 水蒸气 雨和雪 每当天空乌云密布时,我们就知道快要下雨或下雪了,雨和雪都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那么,你知道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吗?雨和云有什么关系呢? 想一想,雨来自哪里?下雨时,天上的云和平时有什么不同? 下雨前,天上都会出现厚厚的,白云变成乌云,且乌云密布。 探究雨的形成 那么,云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云是由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构成。 白云又是怎样变成黑云的呢? 云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构成的,这些小水滴或冰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就会产生云的外观。当小水滴密度足够大,它们就会变成可见的白云;当水滴越来越大时,白云就会变成乌云。 看来雨的形成与云有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假设雨的形成可能和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增多、变大有关。 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吧! 雨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材料:烧杯、酒精灯、金属加热容器、金属桶、塑料罩、铁架台、水等。 实验方法: 1.提前将金属桶里的水冻成冰。 2.往金属加热容器中倒入水,再将冰桶外面套上塑料罩,悬挂在铁架台上。 3.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验证 实验现象:刚开始塑料罩内壁上有一层水雾,进而变成小水珠,小水珠逐渐变大,最后变成水滴从塑料罩内壁上落下来。 解释:给水加热,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当水蒸气上升到冰桶附近时,遇冷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塑料罩内壁上形成水雾,随着水蒸气的凝结,小水珠越来越多,进而小水珠逐渐变大,最后变成水滴落下来。 思考:实验中的各要素分别模拟的是自然界中的什么? 酒精灯模拟太阳;金属加热容器中的水模拟地球表面的水;冰桶模拟高空中的低温环境。 你能根据实验现象推想自然界中雨的成因吗? 太阳照射大地,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遇冷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相互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从云中落下来,形成雨。 水汽凝聚 水汽上升 凝成水滴 下雨或下雪 陆面蒸发 陆面蒸发 凝成冰晶 天空中除了常见的下雨外,有时还会下雪。 讨论:下雨和下雪时的天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下雨和下雪时的天气相同点: 都是空气湿度大,空中云层厚而多。 不同点:气温不同,下雨时气温一般高于0℃;下雪时,气温一般低于0℃。 你能根据雨的成因,推想雪是怎样形成的吗? 雪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雪只会在很冷的温度及温带气旋的影响下才会出现。当地面的温度在零度以下,高空云层的温度就更低了。云中的水汽可以直接凝成小冰晶以及小雪花,这些雪花增大到相当程度时,气流就托不住它了,就会从云层里掉到地面上来,落到地面仍是雪花,这就是下雪了。 雪形成的条件:大气中含冷的冰晶核(如灰尘颗粒),充分的水汽,气温在0℃以下。 降雨和降雪是不同的降水形式,自然界还有一种降水形式———冰雹。 那么,冰雹是怎样形成的呢? 雪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冰雹,人们常称为雹,俗称“冷子”。冰雹是在对流云中形成,当水汽随气流上升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随著高度增加温度继续降低,达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滴就会凝结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