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79701

08《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4184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备课,名师,下册,七年级,语文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熟读全文,能够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抒情方式及其表达效果。 3.通过品味精彩句段,理解作者对故乡挚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学习任务】 1.感受誓言的力量 2.触摸土地的深情 3.品味抒情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诗人艾青曾这样深情地吟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可以说,对故乡土地的热爱,是人们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之一,当日寇的铁蹄践踏祖国的东北大地,无数东北同胞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回的时候,作家端木蕻良满怀悲愤和思念之情写下了激情飞扬的文章,这就是《土地的誓言》。 认识作者: 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 知识链接:(具体见配套学习任务单)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感受誓言的力量 听读课文,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是土地发出的誓言吗? 预设: 是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同时因为土地暗喻“母亲”,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土地又表现着中华民族雪耻的心声。 2.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预设: 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作者愿意为了美丽的东北故乡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表达了强烈而深沉的爱国之情。 3.作者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誓言? 背景链接: 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后,短短3个多月,我国东北全境便已沦陷。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家园。194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了,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东北作家端木蕻良,用深沉的爱国热情写下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散文。 任务二:触摸土地的深情 究竟是一片怎样的土地,让作者发出了这样振聋发聩的誓言呢? 跳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故乡景物的语句并思考:令作者魂牵梦萦的故乡到底是怎样的一方土地呢?请用“这是一方 的土地,因为这里有 ”的句式回答问题。 预设: (1)这是一方美丽的土地,因为这里有“碧绿的白桦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描绘出作者多姿多彩的故乡,令人喜爱。   (2)这是一方富饶的土地,因为这里有“黑色的土地”“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金块”“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可见作者的故乡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3)这是一方广袤的土地,因为这里有“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可见作者故乡广阔无垠,一望千里。   (4)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因为这里有“孤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故乡充满了神秘色彩。 (5)这是一方和谐的土地,因为这里有山雕、鹿群、马儿在奔跑,而“秋天,银线丝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和谐社会。 任务三:品味抒情的特点 对故乡的热爱和坚守,是中华民族亘古千年的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似一股激流,澎湃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是怎样倾泻自己奔涌激荡之情的呢?请同学们自主阅读,完成下列任务。 1.运用已知,理解直接抒情。 要求: 回忆从《黄河颂》中学习的直接抒情的方法,同桌互评。 复习在《黄河颂》中所学的批注方法,同桌互查。 活动1:自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找出作者直接抒情的重要句子,用学到的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