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81325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二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0月考试试卷

日期:2024-04-27 科目:社会思品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15202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考试,10月,法治,社会,学期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二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0月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点是(  ) A.建筑风格相似 B.欧亚文明起源 C.宗教信仰趋同 D.农耕文明发达 【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巴比伦都发源于大河流域,这些大河流域都地处温带,气候温暖适宜,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利于农耕,适宜人类生活。 ABC三项都不是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 D项农耕文明发达是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点及学生的辨析能力。注意准确识记四大文明古国。 2.在古巴比伦石柱法中,涉及“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内容。这反映了当时古巴比伦的主要社会特征是(  ) A.商品经济的活跃 B.家庭奴隶制盛行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原始观念的残余 【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在古巴比伦石柱法中,涉及‘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内容”可知,这些都是关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容,说明商品经济在两河流域地区比较活跃。 A项商品经济的活跃是当时古巴比伦的主要社会特征,符合题意; B项家庭奴隶制盛行材料无法体现,不符合题意; C项君主专制的强化材料未涉及,不符合题意; D项原始观念的残余题干无法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及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识读题干材料。 3.印度某位知名人士说,他的父亲是卖茶叶的小贩,还有做奶茶的手艺。自己小时候还曾跟随父亲做过小生意。如果根据种姓制度的划分,该知名人士在古代印度应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贱民 【答案】C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形成了种姓制度,古印度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 A项婆罗门是第一等级,掌管祭祀,不符合题意; B项刹帝利第是二等级,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不符合题意; C项吠舍是第三等级,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符合题意; D项首陀罗是第四等级,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及学生的理解和识记能力。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4.《宗喀巴显密次第科颂》经文:“业果若不定,便成无因果,业果若决定,众生不成佛。当知业可转,如二水相投,热多冷从热,冷多热从冷。”据此判断,此经文应属于(  ) A.道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基督教 【答案】C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宗喀巴显密次第科颂》是佛教典籍,其经文“业果若不定,便成无因果,业果若决定,众生不成佛,当知业可转,如二水相投,热多冷从热,冷多热从冷”应属于佛教。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