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第三章 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 (第1课时) 一、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的形成 1 知识回顾:说出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冷 热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地面冷热不均 空气垂直运动 水平气压差异 空气水平流动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地球两极和赤道也存在巨大的温差,会形成热力环流吗? 一、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的形成 1 小组合作学习:只考虑地球两极和赤道的冷热, 地球表面的大气环流情况(画图示意)。 高压 低压 南极 北极 低压 高压 赤道 即:①地球不自转; ②太阳直射赤道; ③地球表面均匀。 单圈环流 一、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的形成 1 知识回顾:受力不同与风向 梯+偏 梯+偏+摩 只受气压梯度力 理论风向 高空风向 近地面风向 低 高 (北半球) 地球自转,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运动方向会发生偏转,会影响单圈环流吗? 一、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的形成 1 小组合作学习:考虑地球两极和赤道的冷热和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大气环流情况(画图示意)。 三圈环流 60°N 30°N 0° 极锋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赤道高气压带 即:①地球不自转; ②太阳直射赤道; ③地球表面均匀。 赤道 60°N 北极 30°N 极锋 北极 热 冷 赤道地区热,空气上升,高空气流由赤道向北流向北极,地转偏向力使其不断右偏,到达30°N,气流已经和纬线平行,不能继续向北,气流堆积下沉,其中一支气流流回赤道地区,形成环流(低纬环流)。 高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一、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的形成 1 在近地面,30°N附近的气压较高,气流向极地流动。在极地地区,气温低,气流收缩下沉,气压高,气流向赤道流动。来自极地的气流和来自30°N的气流在60度附近相遇,形成极锋。 气流被迫抬升,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抬升后,在高空分流,向副热带以及极地流动,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低压 北半球为例 一、大气环流 观看视频:加深对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的了解。 三圈环流的形成 1 资料:三圈环流指受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的加热不均和自转偏向力影响所形成的环流圈,它是大气环流的理想模式。 第一环流圈为哈德来环流,又称信风环流圈或热带环流圈; 第二环流圈为费雷尔环流,又称中纬度环流圈; 第三环流圈指极地环流圈。 一、大气环流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65—66页,结合三圈环流的形成的知识,绘制全球气压带与风带分布示意图。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2 0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低纬环流 30 副极地低气压带 0 上空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高纬环流 中纬环流 东 北 信 风 盛 行 西 风 极 地 东 风 60 Ν Ν 上 空 上空 东 南 信 风 低纬环流 30 60 一、大气环流 自主学习: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侧视图及俯视图)。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2 一、大气环流 自主学习:分析气压带的形成原因。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2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密度大 赤道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密度小 冷暖气流交汇气流被迫抬升 高空气流堆积,下沉在近地面堆积 动力因素 (重力、抬升) 热力因素 (冷、热) 一、大气环流 总结:分析归纳气压带的特征。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2 气压带 分布纬度 成因 气流 对降水的影响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N/S 90°附近 N/S 60°附近 N/S 30°附近 N/S 0°附近 热力原因 动力原因 动力原因 热力原因 下沉 上升 下沉 上升 水汽易凝结 水汽不易凝结 水汽易凝结 水汽不易凝结 一、大气环流 总结:分析归纳风带的特征。 气压带、风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