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 课程引入 探索导入 “洗手池里的水流旋涡” 实验:在洗手池里装满水后放水,观察水流旋转的规律。 资料: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卡皮罗在每次实验后,把污水倒入水槽时发现在漏水口处形成的旋涡总按固定的方向旋转,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在水流下时他故意用手指向相反方向搅动,但手离开后旋涡又恢复原来的旋转方向。这是否与漏水口的形状有关?于是他做了许多不同形状的漏水口,但试验结果总是相同。他对此困惑不解。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3 活动:观看实验视频、回答问题: 1.水流旋转的规律是什么?为什么?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3 活动:观看实验视频、回答问题: 1.水流旋转的规律是什么?为什么? 在北半球水流逆时针方向旋转 因为地球自转形成科里奥利力(地转偏向力)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3 水平运动物体偏转的规律: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赤道上:不偏转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偏转规律示意图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3 活动:根据地转偏向力对河岸的影响,分析实际问题 地转偏向力导致河流一侧的水流湍急,另一侧水流平缓。具体说: (顺着河流流向) 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 水流湍急一侧,侵蚀作用明显 水流平缓一侧,堆积作用明显 地转偏向力对河岸的影响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3 思考:我国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是如何形成的? 长江口卫星照片 崇 明 岛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长江南岸水流湍急、侵蚀速度快,河口不断向南移动。 北岸水流流速慢,堆积作用明显,泥沙在北岸不断沉积,形成崇明岛。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3 思考:长江口修建港口,在北岸还是南岸更合适? 南岸更合适 原因: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南岸侵蚀作用明显,水深且不易淤积;北岸沉积作用明显,水浅而且易淤积航道。 长江口水深及航道位置示意图 二、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 思考:同一地点夏季和冬季正午影子的长度一样吗?有什么差异?为什么?(画图示意) 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 名词辨析:太阳高度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地平面 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天中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最大值,出现在12:00 二、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 读图思考: 经线ACB的地方时是正午12点;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由直射点向南北递减。 问题 :经线ACB的地方时是几点?此时刻,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C 二、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1.同一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是什么? 2.夏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的范围?达最小值的范围是什么? 3.冬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的范围是什么?达最小值的范围是什么? 二、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 1.同一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是什么? 规律:一个地区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越近时,该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二、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 2.夏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的范围?达最小值的范围是什么?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最大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