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92836

第1节 原电池 第2课时 优秀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4-06-03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22498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节,原电池,2课时,优秀,课件,24张
  • cover
(课件网)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第一节 原电池(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2.如何设计原电池? 1.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3.原电池原理有哪些应用? 二、新课讲解 设计原电池 从理论上讲,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实际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外电路 负极(还原性较强的物质) 正极(氧化性较强的物质)。 2.内电路 将两电极浸入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作定向运动。 e _ 导线 二、新课讲解 阴离子向_____移动,阳离子向_____移动。 e _ 负极 正极 负极 正极 二、新课讲解 4.电极材料的选择 负极一般是活泼的金属材料,能够与电解质溶液反应,容易失去电子。正极一般选用活泼性比负极差的金属材料或石墨等惰性电极。 ①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 ②金属和非金属; ③金属和化合物; ④惰性电极。 二、新课讲解 5.电解质溶液的选择 电解质溶液是为正极提供放电的物质,因此电解质溶液一般要能够与负极发生反应。若是两个半反应分别在两个烧杯中进行,则左右两个烧杯中的电解质溶液应与电极材料具有相同的阳离子。 二、新课讲解 1.先将已知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拆分为两个半反应。 2.根据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特点,结合两个半反应,找出正负极材料及电解质溶液。 3.组成闭合回路。 原电池的设计思路 ———两极一液一连线”。 4.按要求画出原电池装置图。 设计步骤 二、新课讲解 设计盐桥原电池的思路: Zn+Cu2+=Zn2++Cu 还原剂和氧化产物为负极的半电池。 氧化剂和还原产物为正极的半电池。 根据电极反应确定合适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外电路用导线连通,可以接用电器。 内电路是将电极浸入电解质溶液中,并通过盐桥连接内电路。 画出装置示意图。 e _ 二、新课讲解 结合组成原电池的条件:Fe + Cu2+ = Cu + Fe2+的反应原理,请你设计一个能产生持续稳定电流的原电池装置,并写出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 Fe – 2e- = Fe2+ Cu2+ + 2e- = Cu 正极: 负极: Cu Fe CuSO4溶液 FeSO4溶液 盐桥 二、新课讲解 【例1】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形管)构成一个原电池如图所示.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B.该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D .正极反应为:Ag++e-=Ag AgNO3溶液 Cu(NO3)2溶液 Ag Cu 盐桥 D 二、新课讲解 【例2】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拆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个是“还原反应”式。如氧化还原反应:2FeCl3 + Cu = 2 FeCl2 + CuCl2, (1)可以写成:氧化反应:_____。 还原反应:_____。 (2)请将此反应设计成带盐桥的原电池, (3)画出装置图。 盐桥 Cu FeCl3溶液 A CuCl2溶液 电流计 C Cu-2e-=Cu2+ 2Fe3++2e-=2Fe2+ 二、新课讲解 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 1.形成原电池,可以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如:如实验室用Zn和稀硫酸反应制H2,常用粗锌,原因是粗锌中的杂质和锌、稀硫酸形成原电池,增大了反应速率。 二、新课讲解 【例题】下列制氢气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C.粗锌和 1mol/L 盐酸 A.纯锌和1mol/L 硫酸 B.纯锌和18 mol/L 硫酸 D.粗锌和1mol/L 硫酸的反应中加入几滴CuSO4溶液 D 二、新课讲解 2.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比较方法 一般做负极的金属比作正极的活泼。 电极质量减少,做负极,较活泼。 有气体生成、电极质量不断增加或不变为正极,较不活泼。 二、新课讲解 【例1】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 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