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94241

第三章 中国民族民俗 课件(共24张PPT)-《导游基础知识》同步教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5-05-24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2607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三章,导游基础知识,大学,财经,西南,教学
  • cover
(课件网) 知识目标 ●了解民族、民俗的基本概念,掌握民俗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了解汉族的基本概况,掌握汉族的主要传统节日的相关内容; ●熟悉各民族的历史、语言等简要情况,掌握其人口分布情况; ●重点掌握满族、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朝鲜族、苗族、黎族、白族和傣族的主要风俗、宗教信仰、禁忌和重要节庆活动。 技能目标 ●能够运用相关知识编写相关导游词,向游客介绍中国的民族状况和民族政策。 第三章 中国民族民俗 学习目标 第二节 汉族 第一节 中国民族民俗概述 第三节 少数民族 第一节 中国民族民俗概述 一、民族 (一)民族的概念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其形成、发展和消亡等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二)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 1、华夏族的形成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 3、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时期 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时期 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最后完成时期 第一节 中国民族民俗概述 一、民族 (三)中华民族的组成 我国56个民族名称的确定,是遵循“名从主人”的民族自愿原则,经科学调研、充分协商,最后由国务院确认。它们是:汉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拉祜族、东乡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土族、锡伯族、仫佬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撒拉族、布朗族、毛南族、塔吉克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鄂温克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 (四)中国民族的分布状况 中国人口的分布呈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所占的比例虽小,但分布的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64%左右,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福建、台湾等省区。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汉族居民,有的地区汉族居民甚至还占多数。各少数民族除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外,还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交错杂居,从而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格局。 第一节 中国民族民俗概述 一、民族 (五)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字 1.语言 我国各民族共使用60多种语言(一说80多种)。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满族、回族通用汉语外,其余53个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 2.文字 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文字的民族有21个,共使用27种文字,其中壮、布依、苗、纳西、傈僳、哈尼、佤、侗、景颇(载佤文系)、土等十多个民族使用的13种文字是由政府帮助创制或改进的。这些民族文字主要在双语教学、成人扫盲、新闻出版等领域中使用。 (六)我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自治的制度。其基本内容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按其行政区划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等。 第一节 中国民族民俗概述 二、民俗 (一)概念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