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94735

第五单元曲苑寻珍——《前门情思大碗茶》教学设计 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4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215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五,单元,曲苑,寻珍,前门情思大碗茶,教学设计
  • cover
《前门情思大碗茶》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 九年级上册音乐 课时:第三单元曲苑天地第一课时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的演唱学习,使学生增进对我国曲艺音乐的了解和认识,感受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在感受北京曲艺音乐韵味的基础上,分析歌曲风格、曲艺元素、情感表达、击打过门节奏。采用视听结合、对比欣赏、模仿体验、合作、师生讨论等方法学唱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北京曲艺音乐的相关知识以及与歌曲的联系。 2.初步了解戏歌。 3.注意歌曲中的装饰音、儿化音的演唱,学习咬字吐字技巧,感受其作用。二、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 2.教授学生唱出京味的方法。 三、教材分析: 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将传统曲艺音乐元素巧妙地融入流行歌曲之中,是一首极富韵味的戏歌。歌曲通过归国华侨对儿时生活场景的回忆,表达了远方游子对故乡北京的无限眷恋之情。歌曲旋律吸收了北京曲艺音乐的元素,并运用了大量的装饰音,伴奏用电子合成器模拟三弦、琵琶等音色,使作品京味十足,韵味无穷。 四、教学重点: (一)体会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曲艺的结合,体验模仿京味歌曲。 (二)了解曲艺音乐演唱技巧。 五、教学难点: 唱准歌曲中的装饰音,感受其作用,用京腔京韵演唱歌曲。 六、教学与思路创新: 本节课遵循新课程理念,以融合曲艺文化为特色,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动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感知--模仿--内化--表现”为认知结构,通过看、赏、学等形式,体验探究传统曲艺音乐的艺术特点,以视听唱结合的学习方法领会曲艺独特的艺术魅力,逐句提炼唱出韵味的要点,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努力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灵动的课堂氛围。 七、教具及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扁鼓、月牙板、歌谱、电子琴等道具。 八、教学过程: 体验艺术之辉,感受音乐之美。同学们好,欢迎来到快乐的音乐课堂,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开启美妙的音乐之旅。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师生互动。 1.情景创设 师:同学们有没有去过北京?说到北京你想到什么? 生:天安门、故宫、国粹京剧、万里长城享誉世界。 师:北京既是文化之都,又是艺术之都,有很多富有京腔京韵的艺术表演形式。 2.一起来聆听一段音乐,听它有什么特点?图中向我们展现的是老北京的市井文化,大家有没有听过这种风格的音乐作品?我们听到的这一段是曲艺艺术之一北京琴书,特点“说似唱、唱似说”,唱腔中夹用说白,富有浓厚的京韵京味。刚才为我们演唱的是北京琴书泰斗关学曾老爷子。 3.北京琴书演唱风格上下句之间,都有扬琴、四胡伴奏做衔接,知道它叫什么吗?———间奏间奏在曲艺中也叫过门,这是北京琴书特有的伴奏手法。请同学们仔细听好口诀,用拍手的方式,一边念口诀一边模仿该节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融入了传统曲艺音乐元素的流行歌曲,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有韵味的读一下歌名《前门情思———大碗茶》。 (二)欣赏感知,分析歌曲。 1.请同学们认真聆听歌曲,边听边思考问题,这首歌曲具有怎样的风格特点?与北京琴书有何相似之处?每唱一句都有一个小过门,节奏与北京琴书相似。 2.京味之一--儿化音的学习。 师:儿化音是北京方言的特点,那歌词里都有哪些儿化音? 生:蛐蛐儿,杏儿豆腐,大碗儿茶,一串儿...... 师:哪位同学为大家读一下这些儿化音。 师:念儿化音要卷舌、鼻腔归韵。 师小结:同学们这样念就非常的地道。儿化音的使用使歌词亲切自然,赋予歌曲浓郁的老北京气息,极具京腔京味。 3.简介作品: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阎肃和姚明老师他们对京韵文化颇具研究,歌曲的前奏部分不仅加入了北京琴书的音调,还引用北京地方曲艺“单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