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94813

【小数-青岛版(六三制)】三下第2单元 对称 教案(pdf版)

日期:2025-11-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2886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三下,教案,对称,单元,小数,三制
  • cover
七、板书设计 商中间、末尾有 0的除法 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果汁? 平均每小时生产多少千克果脯 428÷4 204÷2 小学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单元备课 单元名称:对称适用年级:三年级 单位名称:xx小学 设计者:三年级数学备课组 授课时间: ( 1 )课时 【单元整体分析】 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内容和目标要求就是能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 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 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对称是现实世界中较普遍的现 象,如建筑物、动物、植物、艺术品中都存在对称现象。学生对于对称现象有一 定的感性经验。本单元教材努力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 活动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思维活跃,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形象而 直观的教学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生学习空间 与图形的必要基础,了解对称图形,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 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之前,学生对空间图形已有了初步的了解, 再加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这部分内容不算很困难。 【单元目标】 1.结合大量的现实事例,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现实生活中了解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的审美素养。 【单元实施策略】 1.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为素材来学习对称知识,对称现象 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教学时,除教材提供的素材外,要大量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 生从中感知对称现象。 2.突出实践加强操作,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 等操作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了解其特征。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1 课时 【单元评价设计】 一、单选题 1.拉抽屉是( )现象 A. 平移 B. 旋转 C. 轴对称 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从下面( )纸中剪下的图案是 。 A. B. C. 4.小明将一个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如图所示:在中央点打孔再将它展开,展开后 的图形是( )。 A. B. C. D. 二、判断题 5.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6.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 7.下图是轴对称图形。 三、填空题 8.数一数,填一填. 七星瓢虫 E和七星瓢虫 F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_____小格. 七星瓢虫 C和七星瓢虫_____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 七星瓢虫_____和七星瓢虫_____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1小格 9.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 作_____。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作它的_____。 10. 中有_____条对称轴. 11.下面的汉字哪些可以看成是对称图形?根据观察的结果分类。(按题中汉字顺 序填写) 是对称图形的有:_____ 四、解答题 12.用一张正方形纸,怎样只剪一刀,得到一个十字形 照下图的样子做一做,做 好后说说制作的过程。 13.找出对称轴,用红线画出 小学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信息窗备课 课题名称:对称 适用年级:三年级 单位名称:xx小学一、目标 设计者:三年级数学备课组 确定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论述 新课程标准对本课时内容和目标要求就是能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 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 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对称是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 一种现象,这一课时的内容是认识对称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