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9673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第12课 济南的冬天 导学案、练习、课件(3份)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19980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年级,课件,练习,导学案,冬天,12课
    12济南的冬天 名校讲坛 1.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龙须沟》《茶馆》等。 2.主题解说 本文描绘了济南冬天“温晴”宜人的气候和山清水秀、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3.重点突破 作者笔下的济南冬天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提示:作者笔下的济南冬天最突出的特点是“温晴”。作者分别写了济南冬天的山和水。写山依次写了阳光照耀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以及城外远山。写水主要写水藻之绿和水的清澈透明。 4.难点攻克 本文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作结束语,有何妙处? 提示: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明了主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5.结构图解 济 阳光下的小山:可爱 南 山景 雪后的小山:秀气 的 城外的小山:美丽 冬 水上冒着热气 天 水景 水中透着绿色 水里映着倒影 6.学法点津 赏析对比的表现手法 对比就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典型例题】文章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把济南的冬天与北平的冬天进行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无风的特点;把济南的冬天与伦敦的冬天进行对比,突出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把济南的冬天与热带地方相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进而强调济南是个宝地。 【技法点睛】对比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答题时一般采用“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突出了……”的模式。 7.拓展延伸 描写冬天的诗词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白居易《卖炭翁》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贮蓄( ) chéng( )清 xiāng( )边 着落( ) 狭窄( ) 水藻( ) 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 云南中南部地区四季如春,天气以温晴为主,年平均气温12℃-16℃,年降水量1000mm左右,气候十分舒适。 温晴: (2) 一股强冷空气席卷我市上空,一个多月的严重雾霾终于退去,天气那叫一个响亮 ,有点让人接受不了的感觉。 响亮: (3) 雪白的鸽子在响晴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响晴: 3.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 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 冬天是响晴的。 B.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