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97709

3.2中药的炮制 课件(共22张PPT)-《天然药物学》同步教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日期:2025-10-28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5142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卫生,人民,教学,同步,天然药物学,中药
  • cover
(课件网) 中药的炮制 第二节 第三章 天然药物的质量保证 第二节 中药的炮制 中药炮制是根据医疗、调剂和制剂的需要并结合药材的特性,对药材进行加工处理的方法和技术。中药须经过炮制才能使用,是中药区别于其他药物的特点之一。 一、炮制的目的 二、炮制的方法 三、炮制对化学成分与药效的影响 (一)纯净药材 (二)改变或缓和药物性能 有的药材通过炮制,可改变或缓和其过偏性能,以适应临床的需要。 一、炮制的目的 知识链接-炮制大黄泻下作用减弱 生大黄中主含结合性蒽醌衍生物类成分,泻下作用强烈,为缓和其泻下作用,经过炮制:酒大黄中结合性蒽醌衍生物减少约1/4,熟大黄中结合性蒽醌衍生物减少约1/2,大黄炭中结合性蒽醌衍生物减少约4/5。所以大黄炮制品的泻下作用都比生大黄弱,而大黄炭作用是凉血化瘀止血,已经无泻下作用。 第二节 中药的炮制 (三)增强疗效 中药通过适当的炮制处理,可提高其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并使溶出物易于吸收,从而增强疗效;有的炮制过程中,要加入一定辅料,而这些辅料可以与药材一同起协同作用,增强药物疗效。 一、炮制的目的 知识链接-延胡索醋制止痛作用增强 生延胡索是一种常用的止痛中药,现知它含有20多种生物碱,尤其是延胡索乙素的止痛作用最好。延胡索中的生物碱难溶于水,用醋炮制后延胡索中的生物碱与醋酸形成易溶于水的醋酸盐,使延胡索中生物碱在煎药时易于溶出。延胡索的醋炙品较生品的止痛作用强。 第二节 中药的炮制 (四)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或副作用 有些药材虽然疗效较好,但因其毒性或副作用太大,临床用药不安全。经过炮制则可降低或消除其毒性或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一、炮制的目的 难点释疑 乌头类药材的毒性成分是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人服用0.2~1mg即出现中毒症状,纯乌头碱3~4mg即可使人中毒致死。为什么乌头类药材经过炮制后毒性降低了呢? 乌头经过长时间水煮,双酯型的乌头碱被水解成单酯型的苯甲酰乌头胺,进一步水解生成没有酯键的乌头胺。苯甲酰乌头胺的毒性约为乌头碱的1/200,乌头胺的毒性约为乌头碱的1/2000。 第二节 中药的炮制 (五)便于调剂和制剂 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必须能从药材中溶解出来才能被机体吸收,而有些矿石、贝甲、化石及某些种子类药材质坚难碎,不仅有效成分不易煎出,而且也不便调剂和制剂。经过炮制,使其制成适合临床应用的“中药饮片”才利于调剂和制剂。 (六)方便服用和贮藏 有些动物药及其他具有腥臭气味的药材,服用后常引起恶心、呕吐,经过水漂洗或酒、醋、蜜、麸、砂等制后,可起到矫臭矫味的效果。 药材经过加热处理,可以进一步干燥除去水分、杀死虫卵、破坏酶的活性,有利于药材贮藏。 一、炮制的目的 第二节 中药的炮制 中药炮制的方法可分为净制、切制和炮炙三大类。 (一)净制 即净选加工,是中药炮制的第一道工序。其目的是除去药材中杂质和非药用部分,将药材按大小分类,以达到一定的药用净度标准,同时也便于进一步炮制或调剂、制剂。 (二)切制 除少数药材经过精选后可直接入药外,一般均须切制。狭义上讲,经过切制的药材称为“饮片”。广义上讲,凡属供调配处方使用的药材均称“饮片”。 二、炮制的方法 第二节 中药的炮制 (三)炮炙 1.炒法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材置预热容器内,用不同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翻动至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称炒法。炒法因加辅料和不加辅料分为清炒、加辅料炒。 2.烫法 利用河砂、蛤粉或滑石粉与药材共炒的方法称烫法。烫的温度较高,一般在200~300℃,烫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破坏药材有效成分。 3.煅法 将净制后的药材,置无烟炉火中或适当耐火容器中烧至红透的方法,称煅法。有些药材煅红后,还需趁热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