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99741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1+X”联读(含答案)

日期:2024-05-1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15554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 cover
第七单元“1+X”联读 (一)“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法国]维克多·雨果 “诺曼底号”上有二十八名船员和一名女服务员,还有三十一名乘客,其中十二名是妇女。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1.选文第3自然段通过对哈尔威船长的_____和_____描写,呈现了一个_____的船长形象。 2.读选文,完成“逃生记录档案”。 (二) 袁隆平先生是世界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他发誓:“我要利用自己所学的农业科技知识,让人们吃饱饭。” 1961年7月的一天,湖南安江农校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照例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连裤腿都没挽,就走进泥泞的田里一行行地观察水稻。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株水稻上。这是一株奇特的水稻,稻秆挺直,穗大粒多。他强忍着激动,屏气凝神地伸出双手,抚摸着那些可爱的稻穗,然后一穗一穗,一粒一粒地数着。一株水稻,足有十余穗,每穗都有一百六七十颗饱满的谷粒!多么令人欣喜的发现啊!袁隆平小心翼翼地用布条在稻秆上扎上记号,从此格外精心地照料这株水稻。收获季节,他得到了期望中的稻种。 3.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他发誓:“我要利用自己所学的农业科技知识,让人们吃饱饭。” _____ 4.2023年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两周年纪念日,人们纷纷通过自己的方式缅怀他。你想对袁隆平爷爷说些什么?请写在下面的卡片中。 (三)陆元九:赤诚报国 奉献航天 2023年4月1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7星”发射升空。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71次飞行任务。 471,一个了不起的数字!在一次又一次的“飞天”中,中国航天成了“靠谱”的代名词。此刻,我们想起了中国航天界流传甚广的一句“名言”:“上天的产品,99分不及格,相当于零分。100分才及格,及格了还要评好坏。”“名言”来自一位老航天人———两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陆元九。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那一年,陆元九在公派留洋考试中突出重围,考取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生,师从世界著名自动控制专家C·S·德雷伯教授。经过四年寒窗苦读,1949年,陆元九以优异成绩获得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博士学位。 此时,他获知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然而,一道道难关却横亘在陆元九和祖国之间:中美两国没有外交关系,无法办理回国手续;从事的研究属于重要机密,美国当局正强迫他办绿卡永久居留,怎么肯放他回国呢? 为了彻底扫清回国的障碍,1954年,陆元九离开了实验室,转而进行民用科技研究。苦熬许久,机会终于来了———中美达成协议,中国留学人员可以回国了。1956年4月,几经周折,陆元九全家才登上返回祖国的轮船。经过23天的航行,船才到香港。一行人走过了九龙关口,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当时,陆元九心中百感交集———回国的路看似平常,竟走了这么多年! 回国后,陆元九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参与筹建自动化研究所。当时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条件艰苦,研究设计没有任何原始数据,很多时候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1958年,陆元九积极响应“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并提出:要进行人造卫星自动控制的研究,而且要用控制手段回收它。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回收卫星”的概念。与此同时,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