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99753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X”联读(含答案)

日期:2024-06-0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77788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 cover
第五单元“1+X”联读 (一)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叶圣陶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读选段,把握作者的行文顺序,完成导图。 2.选段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直观说明了_____,突出了孔隙_____的特点。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描写自己的感受来展现孔隙的特点,请在选段中用“ ”画出相关语句。 (二)黄果树瀑布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称赞天下第一瀑布———黄果树瀑布“阔而大”,实不虚夸。由于河床断落,白水河上形成了九级瀑布。黄果树瀑布是其中最大的一级,宽约八十米,从七十多米高的悬崖之上飞跌而下。 如果我们站在瀑布对面谷地的观瀑台上,抬头仰望,那瀑布就好像九天落下的银河射入深潭,又好似千万匹抖动鬃(zōnɡ)毛的雄狮冲出山冈。崖下犀牛潭激起团团水雾,宛如簇簇云霞升腾,为瀑布披上一匹匹柔曼的轻纱。跌入深潭的瀑柱,好似蛟龙入水,就地一滚,又倏(shū)地昂头飞起,带着劈天裂地的吼声,向南疾驰而去。 如果我们站在对岸的观瀑亭中极目远眺,就会看到白水河像一条银线,曲折蜿蜒。它自远而近,至悬崖便急转而下,化作一片飞帘。但见崖壁瀑布高悬,飞花扬絮;崖下瀑布波涛翻涌,水珠轻扬,浪花四溅,飞洒空中,弥漫在崖下。盛夏之际,阳光普照,一弯彩虹罩住瀑布。这时,黄果树瀑布像是从崖下犀牛潭中涌出的一根洁白的玉柱,把一座凯旋门高高地拱起托在蓝天之上。这空中绚丽夺目的彩虹和眼前奔流激荡的瀑布,与碧绿的群山交相辉映,是那样和谐地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 3.读选文,完成“黄果树瀑布观景指南”。 4.唐代诗人李白曾用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赞美庐山瀑布。读完选文,你会怎样赞美黄果树瀑布呢?请写一写。 _____ (三)扬州个园(节选) 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园中遍植翠竹,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清代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亭,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5.作者在介绍扬州个园时,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示位置变化的词语,可见作者是按_____顺序来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