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01149

8.1以水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 课件(共30张PPT)-《中式烹调技艺》同步教学(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5-04-04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293063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大学,科技,电子,教学,同步,中式烹调技艺
  • cover
(课件网) 项目八 原料的初步热处理 前言 【项目导读】 原料经过初步热处理后,还要进行正式热处理,才能正式成菜。正式热处理又称烹调方法,是指将经过初步加工的原料通过加热和调味制成菜肴的操作方法。 本项目将分别介绍以水、油、气体和固体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以及拔丝、挂霜和蜜汁类菜肴的烹调方法。 【知识目标】 了解以水、油、气体和固体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的工艺流程、类型和注意事项。 掌握以水、油、气体和固体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 了解拔丝、挂霜和蜜汁类菜肴的工艺流程、类型和注意事项。 掌握拔丝、挂霜和蜜汁类菜肴的烹调方法。 2   以油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 3 以气体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 1 以水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 目录 拔丝、挂霜和蜜汁 5 以固体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 4 以水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 任务一 任务导入 自从人类发明陶制炊器后,水便成为烹调中最常用、最重要的传热介质。它将从锅底获得的热能,通过对流方式传递给原料,水温越高,对流速度越快,原料成熟速度越快。但由于在正常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因此除了一些特殊的烹调方法外,以水为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加热时间都比较长。 本任务便来介绍以水为加热介质的常见烹调方法。 以水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主要有煮、炖、焖、煨、烧、扒、烩、 、涮、汆等,下面分别进行介绍。一、煮 为原料焯水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选择原料→初步加工→刀工处理→入水锅煮制→调味→装盘成菜。 1.煮的工艺流程 (1)白煮:指将清洗后的原料放入开水锅中加热至成熟。 (2)红煮:是在调味时加入有色的调味品,味道更浓郁。 (3)卤:指将经过加工处理的原料投放到卤汤中煮。 2.煮的类型 相关知识 (1)注意选择原料:煮菜应以本味为主。 (2)注意初步热处理:在煮制腥膻味较重,应先对原料进行焯水或过油,以去除原料中的腥膻味和血污。 (3)注意掌握火候:若想获得汤汁浓白的菜肴,应使用旺火加热;若想获得汤清味鲜的菜肴,应使用小火加热。 (4)注意汤汁分量和种类:煮菜的汤汁应一次性加足,不能等煮到一定浓度后再添加,以免影响菜肴的品质。 (5)注意调味品的投放时机:在煮制菜肴时,调味品不宜早放,太早放入调味品会使菜肴原料不易酥烂,蛋白质不易溶于汤中,应在起锅时再进行调味。 3.煮的注意事项 选择原料→初步加工→刀工处理→初步热处理→加汤、调味→炖制→装盘成菜。 1.炖的工艺流程 (1)隔水炖:是指将原料焯水后冲洗干净,然后放入瓷制或陶制的容器内,再放入葱、姜、料酒等调味品和汤汁,接着将容器封口并放入水锅内盖紧锅盖用旺火烧开,直至原料熟软酥烂的烹调方法。如图1. (2)不隔水炖:相对隔水炖而言,不隔水炖就是将原料、调味品和汤汁直接放入砂锅内,炖至原料熟软酥烂的烹调方法。可分为清炖和侉炖两种类型。如图 2 2.炖的类型 二、炖 炖是将经过加工处理的原料放入炖锅或其他陶瓷器皿中,加水或鲜汤,用旺火烧沸后转小火或微火,炖至原料熟软酥烂的一种烹调方法。 图1 图2 在炖制菜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选择原料:炖菜应选用新鲜的、蛋白质含量高的、结缔组织较多的动物性原料,或者形态较大的植物性原料。 (2)注意焯水:原料在炖制前必须焯水,并清洗干净。 (3)注意汤汁分量和加盖:炖菜的汤汁应一次性加足,容器必须加盖,在炖制过程中不能频繁掀盖查看,以免影响菜肴的品质。 3.炖的注意事项 三、焖 焖是将经初步加工、改刀成型和初步热处理的原料放入锅中,然后在锅中加入适量汤汁和调味品并盖紧锅盖,接着用旺火烧沸,再转中小火长时间加热,待原料酥软入味后,稠汁成菜的烹调方法。 选择原料→初步加工→刀工处理→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