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01531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册2.1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5-07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1707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教学设计,地势,地形,八年级,上册
  • cover
课时设计 题目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第 1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中第一课时中国的地形内容。上图为第一课时内容的思维导图,本节内容包括中国的地形特征、中国的主要地形区、地势特点三个主要内容,可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以中国的地形特点为主,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本节内容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七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亚洲等大洲的地形地势,对某一大洲的地形地势描述。本节内容是以中国为区域范围,相比大洲的范围更具体,也是下一步学习中国的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而且也影响到农业的分布、人口的分布、城市规模和分布、交通等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 可见,中国的地形地势这一内容在中国地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自然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本节是中国地理的极为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是本书的基础和重点知识。 2.本节内容在生活中的地理体现 地理学科的课程理念是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研究,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比如呼和浩特市所在的地形名称,或自己家乡所在地的地形特点等。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 七年级阶段学生学习过亚洲等大洲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描述,因此对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且在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以及民族等内容,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一定的了解。 2.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本节教学对象是刚入八年级的学生,他们积极性较强,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而且通过七年级一年的地理学习,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以上学习特点,通过直观的、较为风趣的图文材料,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多发表见解,帮助他们学会主动学习。 三、目标和目标解析 1.课标内容要求: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国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2.课标内容解析:本节课标中提到要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这里重点强调地图在本节教学中的重要性,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课语言,尤其是学习区域地里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空间认知,地图是必要的教学工具。本条目标中的行为动词是“描述”,即学生需要达到能运用所学内容描述某一区域的地形特征的学习程度。依据本节相关的课标内容要求以及教学内容的分析,制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运用中国地形图,描述我国的地形特点。(综合思维) (2)运用生活实际,试分析我国的地形特点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3)运动中国地形图,找出我国的主要的山脉并画出其走向。(区域认知) 重点 我国的地形特点 难点 我国的主要山脉及其走向 四、教学方法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结合学校教学环境和教师自身特质,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教法:自学指导法和小组合作积分法 学法:读图分析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从中国的地形图中归纳出我国的地形特点,找出主要的山脉和主要的地形区等,都基于地图的利用和分析,因此本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图,从地图中找出答案。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而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掌握读图析图的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五、教学过程分析 教师活动与任务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与任务解决 设计意图或评价目标 环节一:导入新课(3分钟) 向学生展示我国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图片,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