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01936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4-05-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0次 大小:1218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课,中华文化,世界,意义,学案,解析
  • cover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单元课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知识梳理】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佛教文化的传入: 历程: ①两汉之际: ②魏晋南北朝: ③隋唐时期: ④宋明时期: 佛教文化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传入: 明清之际: ①明末: ②17世纪: (2)19世纪中叶,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3)20世纪早期: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对朝鲜、日本和东南亚的影响: (1)文化: (2)社会制度: (3)其他方面: 2、对欧洲的影响: (1)四大发明: ①造纸术: ②火药: ③印刷术: ④指南针: (2)16—18世纪: 【重点阐释】 1、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 层次 派别和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实践活动 器物 地主阶级抵抗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编译书籍 仿制西方战舰 地主阶级洋务派 中体西用 夷长技以自强 洋务运动 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 和平改良,君主立宪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 暴力革命,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 思想 资产阶级激进 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限时训练】 1.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后来,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本国文字,如朝鲜的谚文,日本的假名,越南的喃字。对汉字传播认识正确的是 A.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B.奠定了亚洲儒学文化圈的基础 C.消除了东亚地区交流的障碍 D.便利中国对邻国文化的吸收 2.以下是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具有连续性特点 C.中国古代科技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D.中国古代科技重视生产经验的总结 3.从现有文献看,东晋十一位帝王中,明确与僧尼有交往的就有元帝、明帝等八位之多;东晋权力实际掌握者王导与高僧帛尸梨密多罗交往甚厚,琅琊王氏家族中有两名成员出家为僧,其一即为王导之弟释道宝。东晋僧人与统治阶层的交往 A.打破了儒学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 B.标志着佛教中国化进程基本完成 C.形成了外佛内儒的士族意识形态 D.扩大了佛教对世俗政治的影响力 4.1883年英国人林德指出,在中国引进电报、轮船等犹如在腐朽外表上打补丁,会逐渐由表及里,形成新的生活方式;然后像酵母-样由内向外发酵,改变民众的秉性,进而导致整个中国的转变。这可以用来佐证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的 B.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全面近代化 C.中国民众普遍接受了近代生活方式 D.西方科技引人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 5.晚清时期我国兴起了一批大城市,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和天津等,这些地方成为中国金融、工业和人口集中之地,拥有一定的财富。这反映了 A.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崛起 C.近代中国经济结构逐步变化 D.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 6.张之洞在筹建武昌纺纱局时,订购了外国上等精利机器(价值9.07余万锭银子)。这些机器被运到湖北后,因张之洞调任两江总督而被运往两江,两江不能设厂只好又运往上海,前后历时五年,各种耗费近83万两白银。这反映了 A.洋务企业的资金来源匮乏 B.近代民用工业选址严苛 C.洋务兴衰取决于官僚政治 D.洋务运动缺乏中央统筹 7.如图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它主要表明当时 A.翻译的书籍类型齐全 B.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 C.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 D.学习西方更注重实用技术 8.越南古称交阯或交趾,秦汉到唐末千余年间,越南北部一直处于中国中央政权管辖之下。1010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