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06029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练习(含解析)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3138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文化交流,必修,选择性,编版,高中
  • cover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练习 一、单选题 1.位于土耳其境内的卡塔·于育克遗址距今约8000年左右。考古学者在该遗址发现陶罐、皮革、石制和金属的工具、木刻、地毯和珠宝等物品。这一考古发现可印证该地区( ) A.出现贫富分化现象 B.存在一定社会分工 C.最早从事农业生产 D.商业贸易繁荣发展 2.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创建了专门收藏文化珍品以供学者研究的缪斯神庙,是当时地中海地区的学术中心;830年,阿拉伯帝国哈里发麦蒙在巴格达创建了综合性学术机构———智慧之宫”,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两个机构的建设( ) A.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B.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兴起 C.刺激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D.保留了希腊城邦的特征 3.《天方夜谭》中有许多故事是以巴格达为中心。以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前期的事件为原型来讲述的;书中大量来自印度、波斯、埃及.甚至希腊的传说,在讲述时也被融入了哈里发执政的相关情境。由此可知,《天方夜源》( ) A.促进了西方文化的传承 B.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情 C.反映了帝国疆域的广阔 D.启发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4.在阿拔斯王朝建立初期,统治者非常重视发展教育和知识普及,大量起用知识分子,公正对待学术问题,并一视同仁给予支持和鼓励。这种宽容对待学术的态度和做法,使阿拉伯帝国各地的文人学者得以摆脱民族与宗教信仰的限制。这一状况的出现( ) A.说明了地理位置决定文明特征 B.为阿拉伯文化的兼容并蓄创造了有利条件 C.垄断了世界文明的交融与发展 D.推动了阿拉伯的文化成就领先于西方国家 5.古代西亚和埃及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以下成就属于埃及文明的是(  ) ①楔形文字 ②象形文字 ③《吉尔伽美什》 ④制定太阳历 ⑤人首飞牛石雕 ⑥计算圆周率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6.公元1-3世纪埃及的秘书文献有一个特点,都运用了许多希腊字母和很多世俗语符号,这被视为老科普特语。这种文字系统的改进非常普遍,以致早期的基督教作家都开始使用这种文字体系,他们把世俗语符号限定为7个再加上24个希腊字母。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是( ) A.亚历山大帝国对后世影响巨大 B.文明一体化是早期文明的特征 C.文化符号的稀少推动文化交融 D.埃及文明成为早期文明的中心 7.8世纪中期至9世纪中期,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柏拉图和新柏拉图派的大部分著述,都被翻译成了阿拉伯语;12世纪,西班牙的学者们把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由阿拉伯文翻译成拉丁文。这一现象( ) A.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B.推动了阿拉伯帝国的繁荣 C.促进了古希腊文化的传承发展 D.加速了西欧文艺复兴进程 8.阿拉伯文化融合了东西方文化遗产,其代表性成就是( ) A.《终成眷属》 B.《天方夜谭》 C.《罗摩衍那》 D.《罗兰之歌》 9.下面是《世界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公元前4千纪-公元前1千纪)》(局部)。下列选项中,属于①处的人类创造的文明成就是( ) A.率先掌握冶铁技术 B.出现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 C.提出按位计值方法 D.订立契约已成为普遍现象 10.贝希斯敦铭文由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在位时所立。铭文雕刻在贝希斯敦山约一百米高的山崖上,用古波斯语、埃兰语及巴比伦语三种不同的楔形文字写成,记载了他镇压政变与起义,最终取得王位的经过。这一铭文可以用来( ) A.研究波斯帝国的古代建筑艺术 B.真实再现大流士一世夺权过程 C.解读楔形文字的书写使用情况 D.认识西亚地区的君主专制制度 11.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起初苏美尔人用图形将猪、牛、马、羊、庄稼等各种事物面下来,后来图形越来越简单,最后图形符号被固定下来形成文字。这说明楔形文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