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中课程初三年级物理学科能力诊断 一、选择题(共12分) 1.在太阳系内,属于行星的是( ) A.月球 B.木星 C.太阳 D.彗星 2.声音的音调,决定于发声体的( ) A.振动频率 B.振动幅度 C.振动时间 D.形状结构 3.两个物体接触后不发生热传递现象,说明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 ) A.温度 B.密度 C.质量 D.比热容 4.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沿MN直线匀速运动,甲车的s-t图像如图所示。运动5秒后,甲距离N点5米。继续运动5秒,乙距离M点10米。则乙物体的速度为( ) A.1米/秒 B.2米/秒 C.4米/秒 D.5米/秒 5.图所示电路中的元件均完好,R1的阻值大于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闭合开关后移动R2的滑片时,关于三个电压表的示数,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V1的示数等于V2的示数 B.V1的示数等于V的示数 C.V1与V2的示数之和增大 D.V1示数的变化量大于V2示数的变化量 6.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正方体甲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正方体乙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将甲、乙剩余部分均顺时针旋转90°,如图所示。甲、乙剩余部分顺时针旋转90°前后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Δp甲小于Δp乙。关于原来的压强p甲、p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一定小于p乙 B.p甲可能等于p乙 C.p甲一定等于p乙 D.p甲一定大于p乙 二、填空题(共20分) 7.雨后彩虹,是阳光经高空的冰晶或水珠折射时,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而形成光的 现象,三原色光,是指红光、蓝光和 。 8.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8伏,10秒内通过其横截面的电荷量为4库,则通过该导体中的电流为 安,10秒内导体消耗的电能为 焦。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小为3伏时,导体的电阻为 欧。标有“220V 40W”字样的日光灯正常工作时,通过日光灯的电流为 安,它将 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9.某保温瓶中盛有2千克热水,几小时后水温降低了10℃,此过程中水放出的热量为 焦[c水=4.2×103J/(kg·℃)],水具有的内能 (选填“减少”或“增加”),这是通过 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10.将质量为1千克的物块A放入装满水的圆柱形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放入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块A受到的浮力为 牛。将物块A取出后再次放入装满盐水的柱形容器中,静止后排开盐水的质量 1.2千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ρ盐水=1.2×103千克/米3)。 11.在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0保持不变,电阻R1、R2阻值均为R0,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电压表V的示数减小。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发生在电阻R1或R2处。 ①电路中存在的故障是: ; ②若只将电阻R1、R2在电路中的位置互换,然后在电阻R1与开关之间串联一个电流表,写出两电表的示数及对应的故障 。 12.如图所示为中国航天员在离地球360千米的高空完成太空作业的情况,小华在观看视频时发现航天员要穿着厚厚的航天服才能走出太空舱,通过查阅资料,他得到以下信息:(1)1个标准大气压是人类最适应的环境,0.3个标准大气压是人类低气压承受极限;(2)不同海拔高度处的大气压值不同(见下表): 海拔高度h千米 0 0.1 0.2 0.3 0.4 1 1.5 2 3 4 5 6 7 大气压强帕 1.0 0.99 0.98 0.97 0.96 0.9 0.85 0.8 0.7 0.62 0.54 0.47 0.41 ①分析表中的数据大气压强p和海拔高度h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②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当海拔高度h为0.8千米时,p为 帕; ③根据上述查阅资料的信息和表格中的相关信息,说明航天服的作用,并写出判断依据: 。 三、作图题(共5分) 1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14.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所示电路中补上两根导线。要求:闭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