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17270

2025新教材政治高考第一轮基础练习--专题八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检测

日期:2024-06-0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3219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规律,把握,世界,探索,专题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新教材政治高考第一轮 哲学与文化 专题八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专题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三次飞跃(  ) ①充分展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多样性 ②表明党对社会主义革命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③让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和历史担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中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科学载荷“高能爆发探索者”和“慧眼”卫星三大科学装置,同时探测到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打破了多项伽马射线暴观测记录,对于揭示伽马射线暴的爆发机制具有重要价值。这反映了(  ) 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物质条件推动了认识发展 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需要得到实践的检验 ④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能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作为自然科学塔顶的明珠,脑科学也因此成为一门极富魅力的学科。在高科技领域,脑科学是当前火热的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类脑计算背后的知识基础;在生命健康领域,脑科学正不断破解着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大脑谜团。由此可见(  ) ①人脑结构复杂、组织严密是意识产生的物质来源 ②脑科学新成果进一步印证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③有些事物之间的联系因人类的发现而真实存在 ④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是脑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中华古诗词意蕴深厚,形象鲜明,情感丰富。“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诉说着对春的情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道出了对秋的咏叹。从中折射出(  ) ①审美主体的现实性决定了审美内容的主观性 ②审美活动的复杂性反映出客观世界的多样性 ③审美对象的客观性规定了审美形式的深刻性 ④审美体验的差异性体现出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和科学研究一样,科幻创作同样离不开时代的土壤。科幻小说想象的边界、科幻影视的表现内容和制作水平,无不需要现实科技条件的支撑。正如某导演所说,强盛的国家才能托举起强大的科幻产业,当中国人建立了空间站、实现了太空漫步,观众看到《流浪地球2》里中国航天员出舱的场景时,就毫不感到违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科幻创作是在对历史和现实把握的基础上,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趋势 ②科学幻想需要直面未知的勇气,对人类文明乃至人性进行前瞻性思考 ③科幻创作源于人类认知的不断积累,是科技发展在文化上的必然映射 ④新技术不断为科幻创作提供创作灵感,并改变着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复制,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