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17531

【湘美版】五下 第4课 书包 核心素养教案

日期:2025-04-28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3877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美版,五下,4课,书包,核心,素养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美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课时备课 单位名称:xx小学 课题: 书包 适用年级:五年级 设计者: 一、目标确定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论述 书包这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五年级学生随着手绘能力的加强,各方面技能在不断上升,线描能力也随之进步,需更加努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五年级下学期第四课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节课继续运用线描的方法进行练习,描绘书包掌握一些基本的素描常识,让学生有所理解。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是绘画造型的转型期,对事物的感知具有初步的空间视觉经验,具有空间表现绘画的强烈愿望,同时对线条表现语言的应用己有一定的表现能力,但对于如何处理观察理解与表现方法缺少认知,忽略整体关系及局部特征的认识,在线应用中,对线条的表现提炼不够及细部表现方法较弱的问题,因此,我在本节课中重点引导学生如何观察书包的特征及对体积空间的理解,在书包表现环节采用直观演示解决线条表现技法问题,使学生增强感知体验,启发创作感受。 二、学习目标 (一)五维目标 1.美术基础知识:学生观察书包的结构及细节特征。 2.美术表现:用线描的方法描绘书包,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审美判断:如何应用线描知识表现书包作品。 创意实践:如何理解书包的体积结构 5.审美多元化与文化理解:发现生活中书包的美,上升到线条表现书包的艺术美感。 三、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如何观察理解书包的结构及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学习难点:如何将视觉观察感受应用线描的处理方法来表现书包作品。 评价任务 学生学会运用线描描绘书包,掌握线条的运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 `一、指导观察: 摆放几个书包,让学生从各角度进行观察,然后由几个学生分别讲述各自位置上所见到的书包的样子。 教师提问:“为什么各人所见都不相同呢?是书包自身的变化吗?”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 不是书包自身的变化,而是因为作画者的位置不同,所见到的书包外形也就不同了。写生就是把自已所看到的感觉,准确地画出来,看得越细,理解越深,要画的内容就越多。 教师提问:“除了刚才见到的外形不同,还能看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些什么与别的物品不同的细节?” 观察能力是绘画中多种能力之一,观看时要边看边比较,加深认识和理解,把对象的形象特征、结构、色彩以及细小的地方都看透,作画时便会画得真实。要画得好,首先要观察好。所以观察能力是绘画的重要能力,要认真锻炼。此外还有一种能力与观察能力同样重要,这就是表现能力(描绘能力),它能把观察到的感觉画出来。表现能力是靠多练习而取得的,从三年级开始,绘画练习就是训练“观察与表现”的能力,只要认真学习,就会画出很好的作品。 二、讲解书包结构: 什么是整体?什么是外形?什么叫局部?这些专业术语要向学生讲解清楚,绘画时先画大形,再画小的部分。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边讲边画,按课本所示图例说明: 先勾出外形轮廓———按照结构特点,逐步深入刻画。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布置书包让学生写生。绘出书包的基本形后,指导学生进出口细致观察书包的某些主要部分的结构、形状及外表的细节特征,用流畅的线条作精细的描写。 讲评:根据作业要求评价优劣。 板书: 第二课时 一、指导观察: 观察自己带来的各种文具用品,说一说每类文具的主要形体特征。如书本、直尺类、胶棒、笔类、调色盘等文具。 描绘下来 收集作品,进行展示 介绍 这节课我们要表现的是一组文具,选择哪些文具、文具怎样组合摆放才能使我们的画面有美感呢? 同学们尝试选择几件文具并在自己的课桌上组合、摆放。 师生互动、探讨小结 观察能力是绘画中多种能力之一,观看时要边看边比较,加深认识和理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