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23786

第十一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旅游投诉管理法规制度 课件(共31张PPT)《旅游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同步教学(西南财经版)

日期:2025-10-22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14289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十,PPT,财经,西南,教学,同步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 第一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第三节 消费争议的解决及法律责任   消费者,是指为满足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个人或单位。   消费者具有的法律特征是:消费特征属于生活消费;消费客体是商品或者服务;消费方式包括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消费主体范围包括公民个人和进行生活消费的单位。 一、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含义及特征   经营者,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营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经营者的法律特征是:主体包括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所有经营者,类别可以从所有制形式、经营形态、国籍等不同角度划分。提供商品或服务以营利为目的,即表明其提供有偿服务;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方式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成立时必须依法登记注册。 一、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含义及特征 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有偿获得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以及在以后的一定时期内依法享有的权益。 1.国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2.消费者组织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原则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调整国家、经营者和消费者三者之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调整对象是国家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1.给予消费者特别保护的原则 2.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 3.消费者权益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原则   在解决消费者消费争议的程序上,规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消费者的措施和程序。同时该法还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支持一切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充分体现了国家与社会干预消费领域,加强对消费者的特别保护。   虽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予以特别保护,但是,消费者在与经营者签订合同或进行其他商品交易活动的时候,仍然要受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确定的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的调整。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其消费水平。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也应当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消费者可以享受哪些基本权利,不能完全出于人们的良好愿望,而只能由这个国家的经济、科技以及文化发展水平所决定。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确定的消费者的9项权利,也是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相适应的。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原则 4.经营者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原则 5.消费者权益的综合法律保护原则   商品或者服务在生产和销售各个环节上质量责任的确定,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和基础。产品质量责任要求突破传统民商法买卖合同责任框架,即使消费者与产品的生产商、销售商之间没有直接的合同关系,也可以因产品或服务的缺陷受到损害而向生产商、销售商提起诉讼,请求赔偿,以防止生产商为牟求利益而使产品粗制滥造。   消费者权益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有时表现为人身利益,有时表现为经济利益。经营者对消费者权利的侵害也表现为多种形态,既有一般的违法行为,也有既侵犯消费者个人又明显危害社会的行为。所以,法律必须在分清性质的基础上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 续表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原则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   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   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是从经营者的角度来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   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参照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一、消费者的权利   消费者的权利,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