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2639

语文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4.20《虽有嘉肴》课件(38张)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6694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语文,七年级,人教,新课标,4.20,虽有嘉肴
  • cover
课件38张PPT。虽有佳肴 《礼记》虽有嘉肴 《礼记》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四书五经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 礼制、礼仪,解释礼仪 ,记录 孔子和弟子 等的问答,记述 修身做人的准则 。 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西汉:戴圣 《虽有佳肴》节选自《礼记.学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学记》内容有:玉不琢,不成器、虽有佳肴、古之教者、大学始教、大学之教、大学之法、学者有四失、凡学之道、善学者和记问之学。有味的朗读课文一正读: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 二正读:读出一点古语的韵律美。 三点读:读出一点学习课下注释犹 如品尝嘉肴的味道。 四译读:读出一点教人就是最快乐 的味道。 五研读:读出一点“教学相长”的道理 六延读:有味的朗读课文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预习检测给下列红字注音:嘉肴( ) 自强( ) 兑命( ) 学学半( )yáoqiǎngyuèxiào字词正音朗读课文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有味的正读(1)虽有嘉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虽:连词,即使;佳:美好;肴:用鱼、肉做的菜。“食”,动词,吃。“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旨”,甘美。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的。善:好处。是故:连词,因此,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有味的点读(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6)故曰:教学相长也 (7)“教学相长”自反:反,反省;“自反”,自我反省。 自强:“强”,勉励。自强,自我勉励。“故”,连词,所以。长:促进。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8)其此之谓也 (9)“学学半” (10)兑命 其:表示推测语气,大概;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第一个“学”指教人,第二个“学”指学习; “学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有味的译读课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我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懂得地方。有味的译读课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有味的译读课文 《兑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