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旅游接待业》 1 主讲人: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笪玲 贵州大学 旅游管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教材 第六章 旅游接待业保障系统 2 目录 CONTENTS 6.1 旅游接待业保障系统概述 6.2 6.3 6.4 旅游人才培养 旅游法律监管 旅游涉外事务 3 6.5 旅游危机安全 6.1 旅游接待业保障系统概述 6.1.1 旅游接待业保障系统的界定 4 旅游接待业保障系统指为了实现旅游接待业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保障性措施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保障” 的定义可以理解为是保卫,以及起保卫作用的相关事物;《辞海》中的定义是“为完成某项任务而采取的保障措施的总称”。 系统一词来源于英文 system 的音译,有体系、体制、制度以及系统等多种解释。 英汉词典中“系统”的定义则是 “由若干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综上, 在本章可以将“保障系统”的概念理解为:“为了促使某种目标的实现,适当采取的各类具有保障性意义的措施所构成的整体以及相关关联的结构。” 6.1 旅游接待业保障系统概述 6.1.2 旅游接待服务保障的内容 5 1 2 3 4 服务质量保障 市场营销保障 业务质量保障 客户关系保障 旅游 接待业 6.1 旅游接待业保障系统概述 6.1.3 旅游接待业保障的作用 6 我国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旅游行业相关主体的责任作出了相关规定,为旅游活动的发展保驾护航。 (1)是旅游接待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 1 法律的强制性作用和政策的规范性作用,国家以及各地方性的政策支持和人才机制的构建,相关行业标准等为旅游接待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保障。 (2)是旅游接待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2 6.1 旅游接待业保障系统概述 6.1.4 旅游接待业保障系统要素 7 1 2 3 4 旅游人才培养 旅游涉外事务 旅游法律监管 旅游危机安全 6.2 旅游人才培养 6.2.1 旅游接待业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 8 (1) 旅游接待业人才需求规律 自邓小平黄山谈话起,我国现代旅游业发展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1978-1992 以国际游客为主,以团队游为主要方式,目的地多为名山大川;旅游接待业人才需求特征:对涉外旅游人才需求迫切,对国内旅游人才需求不迫切,旅游人才队伍处于发展期。 1992-1998 以国际游客为主,国内市场逐渐壮大,目的地多为名胜古迹;旅游接待业人才需求特征:旅游人才需求逐渐多元化,层次性明显。 1998-2012 国内旅游市场兴起,自驾游出现,旅游人数激增,目的地遍布海内外;旅游接待业人才需求特征:高层次旅游人才需求旺盛,旅游人才培养体系逐渐成型。 2012至今 个性化旅游方式出现,旅游供给侧改革,科技融入旅游产品中去 ; 旅游接待业人才需求特征: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人才供给相对滞后,追求培养旅游人才新模式。 6.2 旅游人才培养 (2)旅游全球化时代对旅游接待业人才的素质要求 9 1 3 2 4 身体素质强,身心健康,格局远大 具有广而专的知识结构,并且不断提升学习 具有国际视野,拥有与国际接轨的人性化服务理论 有团队合作意识,对不同场景具有较高的掌控能力 6.2 旅游人才培养 6.2.2 旅游接待业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 10 以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的创建被视为美国旅游教育的开端。 6.2 旅游人才培养 6.2.3 旅游接待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 11 1 2 3 科学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明确的旅游接待业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旅游全球化的背景,培养综合型复合人才 借鉴国际经验,与国外旅游院校联合培养,构建旅游人才交流互通国际平台 6.3 旅游法律监管 6.3.1 法律监管的概念 12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 在监督和管理的二者组合过程中却缺乏了事前的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