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31613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讲义+课件+练习)

日期:2024-05-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260981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2024年,练习,课件,讲义,治理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 目 录 1 2 考点一 法治教化与基层治理 3 核心提炼·真题研析 3 知识点1 法治与教化 3 知识点2 户籍制度 5 知识点3 赋役制度 6 知识点4 基层组织 7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8 考点二 政治制度的嬗变 10 核心提炼·真题研析 10 知识点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0 知识点2 选官制度的变迁 13 知识点3 官员监察考核制度 15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16 考点三 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17 核心提炼·真题研析 17 知识点1 民族政策 17 知识点2 对外交往 19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20 按住ctrl键,同时点击目录,即可跳转到对应内容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2021—2023) 备考建议 法治教化与基层治理 法治与教化 3年7考(选择题5次,非选择题2次) 3年考查基本平衡,把握户籍和赋役特点命题,尤其关注法治与教化内容,属于新增加的知识点。复习时关注史料,结合实际进行问题的拓展延伸。 中国古代赋役 3年7考(选择题3次,非选择题4次)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3年1考(选择题1次) 历代基层治理 3年2考(选择题1次,非选择题1次) 政治制度的嬗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3年13考(选择题11次,非选择题2次) 选官制度和官员的考核监察融合到专制主义内容里进行复习,关注中央机构的构成和发展演变。 古代官员选拔管理 3年7考(选择题5次,非选择题2次) 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3年3考(选择题2次,非选择题1次) 近三年有所涉及,但也属于重点,备考中从实际出发,联系时事政治内容,注重地图的把握,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考点一 法治教化与基层治理 知识点1 法治与教化 核心提炼 1.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派别 儒家 法家 治国手段 德治 法治 代表人物 孔子: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孟子: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民贵君轻,仁者无敌 商鞅:颁布法律,保护地主阶级权益 韩非:法、术、势驭下;赏罚分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人性论 人性善 人性恶 影响 有积极意义,但不适合战国时期,无助于君主实现强国抱负,难以落实 既能带来实现富国强兵,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秦国富强,统一,建立第一个集权封建国家 核心提炼 2.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秦朝 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此后,历朝法典多以“律”命名。云梦睡虎地秦简,发布法律文告,称“令” 两汉 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张家山汉墓《二年律令》。法律文告,称“令”。以经注律 魏晋 法律 律令儒家化:原因:儒家成为主流思想之后,以经注律;魏明帝置律博士,专用儒家思想解释律令。影响: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是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教化 重视家训 唐朝 法律 律在唐初经过多次删繁就简。唐高宗时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颁布《永徽律》。后来,又对律文进行逐条解释,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历代王朝创制法律的蓝本;礼法结合的典范. 教化 《大唐开元礼》:提倡礼治的背景。732年颁行,内容有吉、宾、军、嘉、凶五礼。特点是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地位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社会层面: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宋朝 法律 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举例) 教化 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南宋后期,程朱理学逐步确立统治地位,控制教育和科举,并通过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中;朱熹的《家礼》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吕大均和《吕氏乡约》 元朝 法律 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 明朝 法律 以唐律为蓝本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