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37690

苏教版四下3.4《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7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35088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苏教版,四下,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课件,教案,单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位数科两位数教学设计 课题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单元 3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学习内容分析:通过计算、比较、初步感知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及计算的能力。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 掌握乘数数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 难点 根据乘数末尾0的个数判断积的末尾0的个数。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新知导入 1.根据第1题的积,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积。 74×2= 65×4= 74×20= 65×40= 74×200= 65×400= 师小结:积的变化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2.算一算。 30×3= 50×5= 90×9= 40×20= 40×40= 50×30= 师:你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师:末尾有0的乘法怎么口算又快又准?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计算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数两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师:0是一个特殊的数字,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0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板书课题) 复习导入,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主动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讲授新课 新知探索 任务一:探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书本例题。 师: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有850平方米草坪;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15克;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20克。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这些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 生: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 师: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要求“这些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需要哪些条件? 生:需要知道“有850平方米草坪”和“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15克”这两个条件。 师:你能列出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出要求“这些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实际是求850个15是多少,用乘法,所以算式是850×15。 师:用竖式怎样算?先试一试,再与同学交流。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师:比较两种竖式,哪种简单? 课件出示学生的竖式,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两种竖式: 生:第二种更简便,因为先不考虑,可以使计算简便。乘数的末尾一共有1个0,所以就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 师:课件出示: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 引导学生列式解答,教师板书:850×20= 学生尝试解答。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师:170的后面应该添几个0?为什么? 一个乘数×10,另一个乘数× 10,积等于原来的积× 100。 师:170后面添的两个0应该怎么对齐? 其中一个0与个位对齐,另一个0写在个位后面。乘得的数末尾的0与添上的0要区分开。 师小结: 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把0前面的数对齐先乘,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注意:写竖式时末尾0前边的数对齐。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课堂练习 实践应用,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34页“练一练”。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组内交流订正。 师小结: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相同,即: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乘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完成教材第35页“练习六”第7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订正。 3.完成教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