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39534

5.4 地球上的水循环 学案(有答案) 2023-2024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1次 大小:1251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八年级,教科,物理,学年,2023-2024,答案
  • cover
第4节 地球上的水循环 【素养目标】 1.能复述并初步认识升华和凝华的过程,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 2.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认识升华和凝华的物态变化过程,并理解其吸、放热特点。 3.通过学习,感悟地球上淡水资源的紧缺,关心环境,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重点:能辨识升华和凝华现象 【评价任务】 通过任务驱动一完成目标1的学习; 通过任务驱动二完成目标2的学习 【预习导学】 白炽灯的灯丝用的是钨丝,钨丝的熔点较高,高温下不熔化,而是直接升华成气体,等关灯后,温度下降,钨气又重新凝华成固体覆在了灯泡内壁上。因为钨是黑色固体,所以白炽灯用久了以后,钨在灯内壁反复累积,灯泡就会变黑了。白炽灯的寿命跟灯丝的温度有关,因为温度越高,灯丝就越容易升华(钨直接变成钨气),当钨丝升华到比较细瘦时,通电后就很容易烧断,从而结束灯的寿命。因此白炽灯发黑后,寿命也就不长了。 知识点1 多姿多态的水 1.冬天冰冻的衣服看不见熔化就干了,这是因为衣服上的冰由固态直接变成了 的缘故;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 直接变为 的过程称为升华。 2.在冬天,“霜”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粒;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 直接变为 的过程称为凝华。 3.取一个试管,内部装上少许的碘,将试管放入热水中,立即能看到试管中出现了一些紫色的蒸气,这是碘 的缘故;再将该试管放进冷水中,紫色的蒸气立即消失,试管壁出现碘颗粒,这是碘 的缘故。 4.通过实验表明,升华过程是 热的,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还有 和 ;凝华过程是 热的,属于放热的物态变化还有 和 。 对点自测 1.如图所示的几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A.烘干湿手    B.哈出白气 C.霜打枝头    D.湖面结冰 【答案】知识点一 1.气态 固态 气态 2.气态 固态 3.升华 凝华 4.吸 熔化 汽化 放 凝固 液化 对点自测 1.C 知识点2 地球上的水循环 5.据课本上的知识,请完成下面所描述的地球上的水循环的过程: 在阳光的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 变成水蒸气,当升至温度较低的高空, 成小液滴或 成小冰晶聚集成云,形成雨、雪和冰雹又落回海洋、陆地,如此周而复始的形成水循环。同时,各种植物、动物在生命过程中,也参与了水的循环,如植物就是从地下吸取水,然后通过叶面的 作用,将水排放到大气中。 6.地球上每年的降水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中的气态水储量;同时在陆地上百分之九十的淡水是以 的形态分布在 和 地区。同时地球上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 ,而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只有全部淡水的 ,所以珍惜淡水资源,保护淡水资源不受污染势在必行。 7.近200年来,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加剧了 效应,使得地球表面大面积的冰川融化,造成了海平面的 ,使得一些岛国面临被淹没的风险。 8.如图所示,这是某次科学教育会议的会徽,据该图,你想到了什么,请描述一下。 对点自测 2.图为自然中水循环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 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答案】知识点二 5.汽化(蒸发) 液化 凝华 蒸腾 6.大于 冰 极地 高山 2.7% 25% 7.温室 上升 8.答:保护淡水资源,要珍爱我们的地球。 对点自测 2.汽化 液化 凝华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1人造雪景实验 实验器材:烧瓶、樟脑丸粉末、酒精灯、火柴、小树枝。 实验步骤:在烧瓶中放入少许的樟脑丸粉末,然后加热,再将枯树枝放进烧瓶中,观察现象并说明该过程中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描述清楚物态变化的过程)。 实验现象: 。 现象成因: 。 【答案】任务驱动一 在树枝上出现白色的晶体“霜” 樟脑丸先吸热升华,后遇冷凝华在树枝上 任务驱动2 升华和凝华与热的关系 实验器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