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41787

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28797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中考,一模
    2024年「决战中招」模拟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的过程。品读隽永、深刻的学术著作,沐浴字里行间mí散的理性光辉,我们能领略历代硕儒的宏博哲思;品读大师的文学作品,浸润其中,含英咀华,我们能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向美而生的力量。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lán的世界;阅读,为你插上一对翅膀,带领你翱翔于辽阔的天空;阅读,为你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你迈向辉煌的未来。 1. 请给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1)品读隽( )永、深刻的学术著作。 (2)浸润其中,含英咀( )华。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1) mí_____散 (2)斑 lán_____ 3. 古诗词默写。 徜徉于诗文的国度,你可以发现用典是古诗词中表情达意的常见方式,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凝练生动、含蓄蕴藉,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中“_____?_____”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句子,表达了知音难遇、抱负难以施展的孤寂与苦闷;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借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回到家乡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情;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引用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黄金台的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_____,_____”两句,借汉文帝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希望朝廷委以重任的愿望; 二、综合性学习。(11分) 4. 九(1)班举行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语出《易经》,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甲图是清华校园里的碑刻作品,乙图是书法作品,请指出它们各属于什么字体。 甲图 乙图 (2)班主任计划围绕班会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已经设计好前两项活动,请你帮他设计第三项。 活动一:讲述“君子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 活动二:举办“青年自强不息”的演讲比赛 活动三:_____ (3)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先锋。”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很多这样的英雄和先锋,他们在自己的时代挺起了民族脊梁。这些自强不息的人物中,有立志“精忠报国”的_____,有“闻鸡起舞”的_____。 (4)在此次活动中,你们小组准备派出你参加以“青年当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在讨论论据的使用时,大家纷纷发言,你认为下列不符合此主题的论据是( ) A. 少年的成龙自立自强,不依靠他人,努力刻苦练就一身本领。成龙的辉煌难道不是他少年自强的必然结果吗? B. 小树摆脱了大树的蔽护,终成栋梁,雏鹰离开了母亲的喂养,终得翱翔。我们青年人不应该贪图安逸享受。 C. 我们学过课文中就有很好的例子,孟子曾大声疾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 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叮嘱我们:“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 (5)班级准备于4月20日下午三点在学校1号阶梯教室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一封邀请函,邀请语文张老师来参加。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真不想脱贫 侯发山 ①听说月亮湾村脱贫了,我决定瞅个星期天,到村里看一看。我算了算,张蕾研究生毕业刚参加工作就下来当驻村第一书记,已经四年了。如果月亮湾村能够脱贫摘帽,张蕾就可以打道回府。她是签订了“军令状”的,不脱贫摘帽,不能回城。 ②我打算到老福家看一看,如果他脱了贫,月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