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45884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南山私立中学2024届高三3月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4261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西省,历史,解析,原卷版,试题,考试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考试历史试卷 考试范围:高考范围;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董仲舒认为,人性分三品,大多数人持“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孵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缫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其主张( ) A. 宣扬了孟子人性善学说 B. 强调了社会教化的重要性 C. 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D. 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可知,董仲舒认为人性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才能变好,就像茧需要经过热水煮后才能变成丝一样,这表明他主张通过社会教化来引导和塑造人的品性,B项正确;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而董仲舒认为人性有三品,且需要通过教化才能为善,与孟子的观点不同,排除A项;汉武帝的尊儒举措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排除C项;董仲舒的观点主要是关于人性和教化的,没有直接论证封建统治的合理性,排除D项。故选B项。 2. 中国古代一位书法大家曾经对一种书法形式作出如下的描述:“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与这位书法家的描述相符的书法形式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的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和所学知识可知,这种书法形式是草书的特点,C项正确;A是小篆,B是隶书,D的楷书,ABD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3. 《辽史·文学上》记载:“辽起松漠,太祖以兵经略方内,礼文之事固所未遑。及太宗入汴,取晋图书、礼器而北,然后制度渐以修举。至景、圣间,则科目聿兴,士有由下僚擢升侍从,骎骎崇儒之美”。这一变化( ) ①原因是受到汉文化的影响 ②体现了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的原则 ③为民族和谐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④反映了宋辽开始由对峙向和平转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组合类单项选择题。时空范围为辽朝(中国)。材料中辽朝社会大量吸收儒家文化因素,彰显了儒家文化在辽朝社会传播的广泛与深入,体现了辽朝贵族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辽朝统治者的身体力行为儒家文化在辽朝的发展、传播与认同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因此①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因此②不符合题意,结束宋辽对峙状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因此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4. 民国初期,封建传统婚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逐渐改变为先由父母议定,再征本人同意,也有男女两情相悦再征求父母同意者;结婚自由、恋爱自由,甚至离婚再嫁自由,贞操观、节烈观逐渐松动;婚俗礼节也由繁到简,逐渐推行新式婚礼。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西方婚姻观念影响 B. 女性经济独立 C. 社会制度变革 D. 近代教育促进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中华民国建立后,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中国婚姻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由封建传统婚俗演变为婚姻自由,并推广新式婚礼,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社会制度的变革,而非西方观念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描述女性经济独立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描述的是社会制度的变化而非近代教育,排除D项。故选C项。 5. 抗战初期,国立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主张,大学生应在后方努力读书,以为抗战建国储备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