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48547

10.2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课件(共3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4-06-2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17946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2,学年,逻辑,必修,选择性,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复习回顾】 1.理解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含义。 2.掌握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 3.理解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要求。 4.理解辩证的否定的特点。 5.理解辩证的否定的要求。 第2框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学习导航 1.感性具体的含义、局限性? 2.思维抽象的含义、目的与内容、环节、局限性? 3.思维具体的含义、表现? 4.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环节? 5.感性具体、思维抽象与思维具体之间的关系? 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01 “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 你对我们学校的最初印象是什么?现在的看法又是怎样的? 我们初到一所学校,看到它的教室、宿舍、食堂、操场、花草树木,接触一些老师和同学,了解这所学校的规模以及它的周围环境,于是在头脑中形成了关于这所学校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 合 作 探 究 学校是一个由教室、宿舍、食堂、操场、花草树木、能接触到的同学和老师等组成的单位,在头脑中形成了关于学校的完整印象。对校园外在形象的整体反映就是感性具体,这些感性具体的认识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 经过两年的校园生活,现在知道了某个教师的授课风格,体会到这所学校的校风,深刻认识到了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更接近学校的本质。从最初的印象到现在的看法,就是认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发展过程。 (1)含义: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 (2)局限:感性具体虽然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但它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还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没有把握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因而它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完全。 (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1.感性具体的认识 (1)含义: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 (2)内容:既可以从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部分,抽取事物某一方面质的规定性,也可以从事物个性中抽取某种共性,等等。 2.思维抽象 思维抽象是对事物某一方面、某一部分的本质和规律或者某种共性的反应,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不是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 人们认识事物时,首先反映的是具体直观的事物,对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形成反映,我们把它称之为感性具体。 在这一基础上,人们使用分析的方法,把事物分解成各个部分,把它们从整体中抽取出来,并且撇开各个部分的非本质属性抽象出它的本质属性,这样,人们的认识就从感性具体发展成理性抽象,从现象深入到了本质。 因此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运用思维抽象。 【知识拓展】:如何理解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有一天,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休息,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下,引起牛顿的思索:苹果在空间,哪个方向都可飞去,为什么偏偏坠向地面,一定是地面和苹果相互吸引,整个宇宙都会有引力的作用。由此,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示例评析】 下列展现的是数学中通过思维抽象形成“交换”概念的过程。 第一级抽象 第二级抽象 第三级抽象 1+2=2+1 4+5=5+4 8×6=6×8 9×7=7×9 A+B=B+A A×B=B×A ARB=BRA 以自然数表示具体事物的量,得到自然数之间相加或相乘的第一级抽象 以A、B表示任意自然数,得到A与B之间相加或相乘的第二级抽象 以R表示相加或相乘关系,得到A与B关系的第三级抽象 分离 任何一种科学认识都必须根据实践的要求,确立特定的研究对象。分离就是暂时不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联系,将其与其他对象分割开来、从与其他对象的联系中抽离出来。 提纯 简略化 理想化 ①分离———思维抽象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