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49514

2025人教版新教材语文高考第一轮基础练--练案45 掌握文化常识词语(含解析)

日期:2024-05-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3058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解析,词语,常识,文化,掌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新教材语文高考第一轮 练案45 掌握文化常识词语 一、专项训练 (一)教考衔接练 1.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需停顿的地方为读。 B.古代有小学、大学之分,大学以诗书礼乐为学习内容,而小学则以文字训诂为教授内容,故小学成为文字学的别称。 C.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中的“六艺”,指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2.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人还根据天上有没有月亮和月亮的圆缺来记月,称为晦、朔、弦、望。晦就是三十;朔是初一;弦分上弦(每月的初七、初八)、下弦(每月的二十二、二十三);望就是十五。 B.子,古代可以用于称呼士大夫、普通男子、自己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C.舳舻,船头和船尾的合称,泛指首尾衔接的船只。 D.槊,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即长矛。匏樽,用葫芦做的酒器。 3.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号,又称别号、表号。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尊敬。 B.古代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道为“郭”。“望晚日照城郭”(《登泰山记》)一句中,“城郭”指城市。 C.在古代,人们常用晦、望、既望、朔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晦,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朔。如姚鼐《登泰山记》中的“戊申晦”,表明作者观看日出是在月初那一天。 D.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如“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4.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 B.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祭祀在古代是国家重要的政事。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C.冠者,成年人。古时女子和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 D.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 5.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相,是指在朝中的文臣,一般特指宰相。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 B.庠序,旧时用来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殷曰庠,周曰序。 C.孝悌:孝,孝顺父母;悌,敬爱兄长。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D.季父,古时,称弟兄的排行为伯、仲、叔、季,年龄最小的叔父称季父。 6.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衅钟是周朝的一种礼仪。在古代,钟被视为一种神器,新铸成的钟要用牛羊的鲜血予以祭祀。 B.公,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也可作敬辞,尊称男子,《鸿门宴》一文中的“沛公”指尊称。 C.“四书”,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合称“四书”。 D.孟子,春秋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人尊称他为“亚圣”。 7.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作者为左丘明。它是对《春秋》这部鲁史的解释,和《公羊传》《穀梁传》并成为“春秋三传”。 B.“赐”,赏给,过去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小辈,如,赐予、恩赐;也指给予的财物或好处,“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赐”就是这个意思。 C.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在中国周代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爵,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