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50164

第12课《诗经》二首 教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4-05-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570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2课,诗经,二首,教案,统编,语文
  • cover
12《诗经》二首 教案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两首诗,把握好语气语调,读出诗歌韵律节奏。(重点) 2.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比、兴的手法。(重点、难点) 3.把握两首诗内在的情韵并背诵这两首诗。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想象法;3.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关雎》 新课导入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美好的人或物,我们都会产生爱慕之心。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把爱慕之人称为“梦中情人”。《关雎》这首诗便向我们展现了一场对“梦中情人”的浪漫追求。那么追求的过程是如何的呢?追求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关雎》了解一下吧! 新课教学 (一)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共160篇。雅,即正,是朝廷正乐,分为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二)浅吟低唱———看重章 1.全班齐读。(指正字音) 窈(yǎo)窕(tiǎo)   淑(shū)女 好(hǎo)逑 寤(wù)寐(mèi) 2.男女和读。 (读准、体会节奏—四言二字一顿) 3.学生个读、评读。 4.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并思考《关雎》在句式、章法上有什么特点? 《关雎》各节结构形式基本相同,而且有些句子大致一样,只是变动了几个字,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这种艺术手法就是重章叠句。 (三)精叙畅读———追求爱 1.请同学们关注重章叠句的部分,提问:反复吟诵的部分在内容上是不是简单的重复呢?请一个同学用一句话概括诗歌的内容。 不是,反复吟诵的部分有清晰的层次,有曲折的情感…… 诗歌叙述了君子追求淑女,求之不得时内心焦虑,求而得之时高兴欢愉的内容。 小结:《关雎》中的重章叠句不是内容的简单重复,它反复诉说的是美好的意境、美好的情感和美好的故事。 2.诗歌既然是写君子追求淑女,为何以雎鸠鸟开头呢?  成双成对的雎鸠鸟就像君子求得淑女,形象地传达了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由此及彼的手法在《诗经》中叫作“兴”,借物譬喻的,叫作“比”。 (四)细品慢酌———择恋人 美好的爱情固然让人心驰神往,但也只有遇到对的人,这份美好才能温暖一生。同学们,请你们结合有关写淑女或君子的重章叠句部分做判断,替君子或淑女做一下参考,这女孩子值不值得追求,这男孩子值不值得托付终身? (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品析形象。 1.赏淑女形象。 (1)“窈窕”和“淑”都有“美好”之意,这两种美好是否一样呢?  不一样。“窈窕”是外在美,是内在的修养外化为绰约的风姿。“淑”是善良美好之意,是一种内在美。 (2)“流、采、芼”是淑女劳作的过程,体现了她什么样的特点? 淑女劳作的过程是先捞取,再采摘,再挑选,可见其勤劳能干,做事理智谨慎。  2.赏君子形象。 (1)“寤寐求之”“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些诗句表现了君子的什么形象? “寤寐”,日日夜夜;“悠哉”,忧思的样子,体现其执着专一。求之不得时,不强求他人,只是止于思念,没有过分的举动,“发乎情,止乎礼”,可见其对淑女的尊重。 (2)如何理解君子“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行为? “友”是表示亲近的意思。没有追求到,就想象自己用高雅的志趣去亲近心上人。“友”“乐”,体现了“君子”志趣高雅、尊重彼此、执着专一。 小结:君子之爱不强求,不冒犯,用高雅的志趣去追求淑女,懂得尊重,懂得始终如一。因此孔子给予了这首诗至高的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蒹葭》 新课导入 如果说《关雎》是一支爱情进行曲,那么《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