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素养目标 1.复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经历实验探究,从观察到的凸透镜成像现象和收集的实验数据,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方法,培养交流合作、评价探究结果的初步能力。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预习导学】 把一个装水的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 【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知识点1几个基本概念 1.物距:物体到 的距离称为物距,用字母 表示。 2.像距:像到 的距离称为像距,用字母 表示。 3.实像: 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 光线会聚而成的。 4.虚像: 在光屏上呈现的像,但 用眼睛直接看到,它是由光线的 的交点组成的。 ·概念辨析·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1.成像原理不同:实像是实际光线的交点,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光经反向延长后相交所成的像叫作虚像。 2.承接方式不同: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或用照相机拍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实像既可以显示在光屏上、视网膜上,也能使照相底片感光。 对点自测 1.在图中,人眼所观察到的烛焰的像是 ( ) A.实像,能用光屏承接 B.实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C.虚像,能用光屏承接 D.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答案】知识点一 1.透镜 u 2.透镜 v 3.能 实际 4.不能 能 反向延长线 对点自测 1.D 知识点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器材: 、蜡烛、光具座、光屏、火柴等。 2.器材组装: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点燃 ,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 等高共线。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 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 像;当物距 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 像;当物距 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 像;当物距 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 像。 对点自测 2.凸透镜的焦距是15 cm,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 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知识点二 1.凸透镜 2.蜡烛 中心 3.大于二倍 实 等于二倍 实 大于一倍且小于二倍 实 小于一倍 虚 对点自测 2.B 知识点3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生活中用到凸透镜的设备很多,如等。 对点自测 3.如图所示,这是电影放映机及其成像原理图。为让观众在银幕上看到清晰的影像,应将胶片放在距离透镜的 位置(选填序号:①一倍焦距以内;②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③二倍焦距以外);银幕用表面粗糙的白色材料制成,其目的是使所有色光都能在其表面发生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让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清银幕上的影像,同时尽可能地还原影像的真实色彩。 【答案】知识点三 警眼、照相机、摄像机、电影放映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 对点自测 3.② 漫反射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提出问题】生活中有许多光学器材都利用凸透镜来成像,例如放大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像,那么, 【猜想与假设】 。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同时为了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组使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然后再相互交流各自的探究结果。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利用太阳光聚焦法测定几个凸透镜的焦距,选择焦距为12 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2.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排列在一条直线上,一侧放置刻度尺,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3.点燃蜡烛,使烛焰从距离凸透镜较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每次都调整光屏到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是如何随物距变化的。 (1)当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像时,测量并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