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54238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 学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0次 大小:385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望远镜,显微镜,学案,答案,2023-2024,学年
  • cover
第5节 望远镜与显微镜 素养目标 1.复述显微镜与望远镜的简单组成、用途和成像性质;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加深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2.经历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合作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热爱科学,愿意主动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增强竞争意识。 ◎重点: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预习导学】 望远镜瞄准器 现代反恐部队的狙击手大都能够百步穿杨,他们精准的射击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借助于望远镜瞄准器(如图所示)。这种瞄准器可以使得远处的物体近在咫尺,能够看得很清楚。 【问题】望远镜瞄准器看清远处物体的原理是什么呢 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知识点1望远镜 1.作用:能使 的物体在 成像,就像物体被“拉近”了。 2.结构:主要由两个透镜组成,靠近 的透镜叫作目镜,靠近 的透镜叫作物镜。 3.分类: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反射式望远镜等。 对点自测 1.有一种望远镜是用两组凸透镜组成的,下面关于凸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目镜、物镜直径相同 B.目镜、物镜焦距相同 C.通过目镜看到天体的像比实际的天体大 D.物镜直径比目镜直径大,目的是会聚更多的光 【答案】知识点一 1.远处 近处 2.人眼 被观察物体 对点自测 1.D 知识点2显微镜 1.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见的 物体。 2.结构:物镜、目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物镜和目镜都是 透镜,物镜的焦距较 ,目镜的焦距较 。 3.工作原理:两次成像,两次 。 ·知识拓展· 被观察的物体通过显微镜两次成像:第一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倒立是相对于被观察物体而言的;第二次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正立是相对于第一次所成的实像而言的。所以,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物体倒立、放大的像。 对点自测 2.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微小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 的实像,物镜的作用相当于 机,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这样我们就能看到很微小的物体。 【答案】知识点二 1.微小 2.凸 短 长 3.放大 对点自测 2.放大 幻灯 放大镜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1探究玩具望远镜的成像 【提出问题】市面上有许多较便宜的玩具望远镜,该望远镜的成像性质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 。 【实验器材】玩具望远镜等。 【实验步骤】 1.将市面上的玩具望远镜拆解后发现:玩具望远镜多是采用一个 透镜(物镜)和一个 透镜(目镜)的结构。 2.用玩具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房屋,物镜与物体的距离比较大,远远大于 焦距,成 像,这个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 焦距之间,又恰好成在目镜的 焦距之间,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在凹透镜的另一侧成一个倒立、 的虚像,倒立再倒立,就成了正立的像了;所以眼睛观察目镜时,望远镜正常使用的现象:物体变 变 了。 3.若透过玩具望远镜的物镜观察远处的房屋,眼睛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变 变 了。 【实验结论】玩具望远镜正常使用时,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变 变 了;将玩具望远镜调转时,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变 变 了。 ·知识拓展· 开普勒望远镜原理:开普勒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且物镜的焦距大于目镜的焦距。其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把物距很大的物体成像在物镜和目镜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目镜相当于放大镜,使这个像再次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开普勒望远镜二次成像,先缩小后放大。 【答案】驱动一 【猜想与假设】望远镜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实验步骤】 1.凸 凹 2.二倍 倒立、缩小的实 一倍焦距和二倍 一倍虚焦距和二倍虚 放大 大 近 3.小 远 【实验结论】大 近 小 远 任务驱动2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提出问题】生物课上,我们知道利用显微镜可以观察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那么显微镜的成像性质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