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6078

罗斯福新政 课件+同步练习+素材(图片+视频)

日期:2024-06-12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107516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罗斯福,新政,课件,同步,练习,素材
    (课件网) 第八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重庆市黔江区阿蓬江初级中学校 罗国全 汽车只卖100美元,你要吗? 为什么这么便宜? 第8课 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学 习 路 线 图(一) 1929-1933年 经济危机 背景: 原因: 表现: 特点: 影响:(重点) 一战后;经济中心、繁荣;危机—财政信贷、股票 经济高速发展 危机因素增长 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资本主义制度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价格暴跌(金融危机) 银行倒闭;企业破产; 工人失业;农产品“过剩”; 农户破产;人民生活困难 来势猛、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影响深远 经济影响:(P49) 政治影响:激化了国内、国际各种矛盾;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二战)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半数银行倒闭; 10万多家企业破产;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在美国的表现: 聚集的人们要求银行兑现 等待救济的失业者 美 国:1700万工人失业(占三分之一以上) 资本主义世界:3000万工人失业 农场主倾倒过剩的牛奶 贫民在垃圾堆里找吃的 “过剩”的农产品堆积如山;100余万农户破产。 这是真正的过剩吗? “胡佛小屋” 儿童用贬值的货币做积木游戏 / 100万 / / 33.1﹪ 意大利 1931年 2415次 300万 50﹪ / 32.5﹪ 日本 1930~1932年 1000多次 600万 70﹪ 30﹪ 40﹪ 德国 1929~1933年 4900次 1700万 70﹪ / 31.5﹪ 美国 / 3000万以上 2/3 / 1/3以上 资本主 义世界 工 人 罢 工 次 数 工人失 业人数 对外贸 易缩减 农业产 量下降 工业生 产下降 项目 国名 美国、德国遭受经济危机的打击最为沉重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情况统计表 学 习 路 线 图(二) 罗斯福 新 政 目的: 特点: 措施: 影响: 评价: 摆脱经济危机,巩固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财政方面—整顿银行 工业方面—实施“产业复兴法” 农业方面—缩减产量,稳定价格,贷款补偿 1.制定“公平竞争法规”,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2.规定工人有权组织工会,调整劳资关系; 3.兴建大型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 罗斯福 “新 政” 的影响 (重点)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深远影响: 使美国经济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在一定程度上 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美国的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其国家制度的信心,遏制了国内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开辟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范例,使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对罗斯福 “新 政” 的 评 价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 进步性: 局限性: 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依然存在,它并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无法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 课堂小结 1929-1933年 经济危机 背景: 原因: 表现: 特点: 影响:(重点) 罗斯福 新 政 目的: 特点: 措施:(重点) 影响:(重点) 评价: 课堂学习测评 1.罗斯福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是(  )。  A.缩减农业生产       B.恢复银行信用  C.实施“产业复兴法”     D.发展对外贸易 2.为罗斯福新政缓和劳资关系的措施是(  )。  A.实施“产业复兴法”     B.允许工人组织工会 C.以工代赈 D.制定公平竞争法规 3.下列有关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  B.危机的时间长达四年之久  C.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  D.危机席卷整个世界 4.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整顿金融体系       B.推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