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 中职2023高教版《电子技术基础》 4.1 概述 4.2 常用低频功率放大器 4.3 典型功放集成电路及其应用 4.1.2 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4.1.1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 4.2.1 OCL功率放大器 4.2.2 OTL功率放大器 4.2.3 功放器件的选用和安全使用常识 4.3.2 典型功放集成电路应用实例 4.3.1 典型功放集成电路简介 2.对功率放大器的基本要求 4.1 概述 4.1.1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 1.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功能 向负载提供足够大低频信号功率的放大电路。 (2)有尽可能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1)能向负载输出足够大的不失真功率 (4)功放管散热性能要好 (3)尽可能小的非线性失真 1.按功放管的工作状态分类 功放管(三极管)始终工作在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的线性部分,即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功放管均有电流,故电路输出波形失真小,但因静态时,功放管处于导通状态,且静态电流(ICQ)较大,电路转换效率较低,理想情况下最大效率可达 50%。 4.1.2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分类 (1)甲类功率放大器 (2)乙类功率放大器 静态时,功放管处于截止状态,即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功放管只在输入信号的半个周期内导通的。因此,电路需用两只参数基本一致的功放管轮流工作(推挽)才能输出完整的波形信号。由于静态电流为零,电路转换效率较高,理想情况下可达 78.5%,但电路输出波形存在交越失真。 在静态时,功放管处于微导通状态,即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功放管只在输入信号的大半个周期内导通。与乙类功率放大器电路一样,需用两只参数基本一致的功放管轮流工作(推挽)才能输出完整的波形信号。电路具有克服交越失真的优点,但由于电路中存在很小的静态电流,使电路转换效率略低于乙类。 (3)甲乙类功率放大器 2.按耦合方式分类 (1)阻容耦合功率放大电路———功放电路输出端通过耦合电容连接负载。 (2)变压器耦合功率放大电路———功放电路输出端通过变压器连接负载。 (3)直接耦合功率放大电路———功放电路输出端无需通过任何元件而直接与负载相连。 4.2.1 OCL 功率放大器 1.电路组成 (3)采用大小相等、极性不同的双电源供电。 (4)静态时两功放管均处于截止状态,电路工作在乙类状态。 一、未设偏置电路的 OCL 功放电路 (2)输出端采用直接耦合。 (1)由一对特性参数完全相同、导电类型不同的功放管V1(NPN管)和 V2(PNP管)组成的射极输出器构成。 RL Vcc Vcc 4.2 常用低频功率放大器 当输入信号为正半周时,V1 导通(V2截止),集电极电流 iC1 流经负载 RL ,在 RL两端产生正半周输出信号电压vo 。 当输入信号为负半周时,V2 导通(V1 截止),集电极电流 iC2 流经负载 RL ,在 RL 两端产生负半周输出信号电压 vo。 2. 工作原理 综上所述, 在输入信号变化一个周期内,V1与V2 交替导通半周,犹如一推一挽,在负载上合成完整的输出信号波形。通常称这种电路为推挽电路。乙类推挽功放电路效率虽高,理想时可达 78.5%,但输出波形却产生了失真。 输出波形 输入波形 Vcc Vcc RL 输出波形在正、负半周的交替处产生的失真称为交越失真。 3.交越失真及其消除方法 产生交越失真的原因:当基极信号幅值小于死区电压时,三极管不导通或导通情况不好,造成两功放管在输出电压的正、负半周交接处(零点附近)产生了波形失真。 交越失真 消除交越失真的方法:给功放管设置适当的直流偏置电压,使其静态时处于微导通状态,即工作于甲乙类状态。 二、加有偏置电路的 OCL 功放电路 (4)R2 还是 V5 管的发射极负反馈电阻,起稳定静态工作点和改善输出信号失真的作用。 (1)激励管(推动管)V5 起电压放大作用,推动功放管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