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66789

12《为人民服务》第一课时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4-05-1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230473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为人民服务,第一,课时,课件,2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为人民服务 第一课时 课前导入 同学们,在你的脑海中,有哪些人物是一生在为人民服务的呢? "为人民服务"这一理念深深植根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无数的人以实际行动将这个理念付诸实践。 认识作者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他被视为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面貌。 1944年,张思德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率领战士们前往陕北安塞进行烧炭工作。然而,在9月5日的烧炭过程中,窑洞突然发生塌方,导致他不幸牺牲。为了深切缅怀张思德,延安各界为他举行了庄重而盛大的追悼会。毛主席更是亲自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以表达对张思德的崇高敬意和深深哀悼之情。 了解背景 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关键时刻,毛主席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这一演讲不仅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斗志,促进了人民的团结,更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自此,“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广泛传播,它不仅为党和军队指明了前进方向,更为党和军队赢得了亿万民众的信任与支持。这一理念深深植根于人民心中,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永恒不变的宗旨。 了解背景 张思德是谁?毛主席为什么会在其追悼会上做这样的演讲呢? 阅读思考 张思德,四川仪陇人,出生于一个穷苦农民家庭。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1933年,他参加红军并很快加入共青团,随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革命的道路上,他勇敢无畏,曾在反六路围攻的战斗中右腿负伤却仍冲入敌阵,缴获敌人机枪。长征途中,他历经艰险,两度穿越雪山草地。 认识人物 认识人物 张思德不仅作战勇敢,而且心怀人民,乐于助人。他曾任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无论是补洗衣服、编织草鞋,还是帮助驻地群众生产劳动,他都乐于去做,从不抱怨。在陕北安塞烧炭时,他更是以身作则,脏活累活抢着干。然而,1944年9月5日,在一次烧炭任务中,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将战友推出洞外,自己却被埋在窑洞中,英勇牺牲,年仅29岁。 认识人物 他的牺牲引起了延安各界的深切哀悼,毛主席更是亲自为他举行了追悼会,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高度赞扬了他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和革命精神。从此,“为人民服务”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而张思德的名字,也成为了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张思德同志为救战友而牺牲,毛主席在演讲中具体介绍张思德的事迹了吗?他是如何评价张思德同志的?他还讲了哪些内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吧! 阅读思考 字词学习 迫 迁 批 彻 (强迫) (搬迁) (批评) (彻底) 泰 (泰山) 标 牺 炊 葬 (标准) (牺牲) (炊烟) (葬礼) 泰 批 重点字指导 是横不是撇 最底下是一个变形的水 pǎi ( ) 迫 在“迫击炮” 中读pǎi ,其余情况一般都读pò。 记忆法 pò ( ) 压迫 迫击炮 多音字学习 初读感知 请各位同学自由朗读这篇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再尝试逐一概括每一段的核心意思,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脉络和主旨。 第五段:如何对待“我们的队伍”里死去的同志。 初读感知 明确提出“我们这个队伍”的性质———为人民服务。 如何对待“死”。 如何对待批评。 如何对待困难。 梳理文章思路,了解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初读感知 如何对待“死” 如何对待批评 如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