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必考常刷题(一) 一、选择题 1.(2023七下·汕尾期中)科举制度下选官范围相较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不分世庶,向全社会开放。唐文宗时的宰相段文昌、王播都是寒门贫士,都是通过进士及第入仕的。这说明科举制度( ) A.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B.提高了底层人民的素养 C.导致了社会等级的分化 D.打破了选官的门第限制 【答案】D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度下选官范围相较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不分世庶,向全社会开放。唐文宗时的宰相段文昌、王播都是寒门贫士,都是通过进士及第入仕的。这说明科举制度打破了选官的门第限制。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D符合题意;ABC项在材料中都没有得到体现,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科举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2.(2023七下·禅城期中)在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上,与①、②、③处时间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隋朝灭亡 A.①建立隋朝 ②统一全国 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 ②建立隋朝 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 ②建立隋朝 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 ②开通运河 ③统一全国 【答案】A 【知识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605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①建立隋朝 ②统一全国③开通运河符合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隋朝建立的事件及时间。 3.(2023七下·禅城期中)白居易在《隋堤柳》中写道:“西自黄河东至淮,绿荫一千三百里。上荒下困势不久,宗社之危如缀旒(liú)。”与诗句描绘相关的是( ) A.隋朝的建立 B.大运河开通 C.贞观之治 D.安史之乱 【答案】B 【知识点】大运河的开通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西自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上荒下困势不久,宗社之危如缀旒”反映的是隋朝大运河,白居易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速了隋朝的灭亡,B项正确;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隋朝的建立,排除A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贞观之治,排除C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安史之乱,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4.(2023七下·禅城期中)“这种考试制度十分公正,因此,即使是国家中最贫穷的人,也只能说,如果他命运不济,那是‘天意’如此,他的同胞们并没有设置任何不公正的障碍来阻挠他的提升”。以上材料主要肯定了这种“考试制度”的( ) A.以德取士 B.分科考试 C.门第优先 D.公平竞争 【答案】D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这种考试制度十分公正,因此,即使是国家中最贫穷的人,也只能说,如果他命运不济,那是‘天意’如此,他的同胞们并没有设置任何不公正的障碍来阻挠他的提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试制度”是科举制,材料主要肯定了科举制的公平竞争。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