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72950

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西风的话》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26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192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第三,单元,金色,秋天,西风的话,课稿
  • cover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西风的话》说课稿 各位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风的话》,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西风的话》是人民教育-出卷网-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三单元的第一节唱歌内容。这首儿童抒情歌曲是黄自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歌曲表现了作者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珍惜时光、热爱生活、憧憬光明。G大调、四四拍;音域为d1———e2。歌曲为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规整的乐句构成。该曲歌词含蓄、深邃,情景交融;曲调婉转、典雅,抒情柔美,词曲结合完善,富有诗意。 二、学情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慢慢进入青春时期,而青春期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声带会发生一些变化,也就是会进入一个变声期。在这个时期,因为喉头、声带增长而伴随的声音嘶哑、音域狭窄、发音疲劳、分泌物增多从而导致说话、唱歌时的声音与儿童时代不同,不少同学因此而不敢歌唱。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来制定学习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充分给予他们创造的空间,善于把握并利用他们的兴奋点,做到寓教于乐、激活兴趣、完善个性。 三、学习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七年级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1、学唱《西风的话》,学习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歌唱秋天的美景。 2、体会旋律线的起伏与音乐情感变化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四、学习重难点 基于音乐新课程标准,我确定了以下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学习难点:体验歌曲旋律的韵律美;准确表现歌曲中的音乐记号。 五、教法 针对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模唱法、欣赏法、体验法等。 六、学法 从本课的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以下的学习法:体验感知法、视听法、自主探究式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 我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 组织教学: 师生互动有感情的问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模仿自然界的声音,很形象的掌握几种力度记号。为解决教学难点中准确表现歌曲中的音乐记号为铺垫。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进行歌曲第二声部的发声练习,为以后的演唱歌曲做铺垫。 介绍作曲家,《西风的话》是黄自于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歌曲,最早收录于黄自先生主编的《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中,而在今天的音乐课上,它依然是一首保留曲目,西风对我们说了什么呢?让我们来共同探索..... 学唱歌曲 欣赏歌曲,完成学习单第一个任务,歌曲的情绪、速度、全曲有几个乐句。 我引导学生观察歌曲节奏,观察全曲四个乐句的节奏相同点,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出四个乐句规整又完全相同。进行节奏的练习。 我将歌词加入到节奏中与学生口读歌词,解决一字多音的问题,分析歌词后学生探索“我”和“你”指的是谁,作者借西风之口提醒我们时间飞快、珍惜时间。 我轻轻的弹奏歌曲的优美旋律,学生唱曲谱,再让学生用“wu”母音哼唱,旋律熟悉后最后加入歌词。在这一环节中,我运用了灵活的教学方法,如师生接龙唱,自己找出难点,学生指出难点,共同帮助解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在歌曲情感处理上,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同学们打开学习单任务二,老师播放音频,共同随音乐画出这首歌的旋律线条。探究得出旋律线是旋律高低起伏变化的线条,受音高走向的、力度强弱的、情绪感染的变化等 反复练习二声部合唱,直到熟练为止。 让学生边合唱边议一议歌曲中的力度记号、圆滑线、渐慢等标记的运用是否准确到位,怎样唱出歌曲的意境等。 本节课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