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82493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4-05-0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5558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2023-2024,开放,答案,训练,综合
  • cover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世纪末,隋朝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这一系列措施的直接政治背景是(  ) A.隋炀帝夺取了北周政权 B.隋文帝统一了全国 C.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D.隋炀帝三次征辽东 2.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其中,与史书上“开皇中,明经举”“开皇末,举秀才”的记载相符的是(  ) A. 禅让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3.隋唐时期,江都(今扬州)发展较快,经济地位日益重要。据题3图可知,江都地位的上升得益于(  ) A. 其为隋朝都城之一 B. 大运河以其为中心 C. 位于运河与长江交汇之地 D. 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4.北宋卢襄《西征记》中写道:“遂念隋大业间炀帝所以浚辟(疏通、开凿)使达于江者,不过事游幸(帝王出游)尔。……今则每岁漕上给于京师者数千百艘,舳舻相衔,朝暮不绝。盖有害于一时,而利于千百载之下者,天以隋为吾宋王业之资也。”材料意在强调隋朝开凿大运河(  ) A.是北宋建立的根本前提 B.兼有漕运和灌溉功能 C.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D.方便了隋炀帝的巡游 5.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为巡幸洛阳,下诏征发卒役修复乾元殿,大臣张玄素就以隋炀帝“骋嗜奔欲,逆天害人”而导致二世而亡来劝谏,并警告唐太宗要爱民、养民、从民、信民。君臣努力,终成一番治世。这反映了(  ) A.民本思想在国家治理中贯彻始终 B.民心向背决定国家管理长治久安 C.治国理念的变化关乎国家的兴亡 D.生产力的发展能推动思想的发展 6.唐朝时期,每一政令的下达,必须经过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然而,由于三省分工不同,观点难免有异,致使政令不能及时下达,贻误事机。为此,唐太宗创设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以救其弊。这说明(  ) A.三省职权分工不明确 B.三省六部制不断完善 C.三省制度强化了相权 D.尚书省职权得以扩大 7.唐朝以皇帝诏敕形式颁布的政府法令,既需皇帝画敕,又需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并经政事堂盖印,否则便不具有合法性。这主要反映了唐朝(  ) A. 尚书省被政事堂取代 B. 皇权被相权架空 C. 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D. 宰相权力有名无实 8.唐太宗曾下令,“诸决大辟罪(指死刑),在京者,行决之司五覆奏(意:向皇帝请示五次);在外府,刑部三覆奏”“有据法合死而情可宥(饶恕之意)者,宜录状奏”。这一政策有利于(  ) A.提高司法效率 B.扩大统治基础 C.缓和社会矛盾 D.加强集体议政 9.唐太宗曾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这反映了唐太宗(  ) A.民贵君轻的思想 B.农业为本的思想 C.君治为本的思想 D.“先存百姓”的思想 10.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期创立科举制后,由朝廷直接授予举子功名官职,皇帝在用人和选官上的权力得以扩大。由于中选举子皆会聚于京师庙堂而与家族门第相对分离,官僚政治由门第至上向科第至上演进。读书人及其家族能否保持显贵人家的身份地位,一概以科举为转移。这说明隋唐以后(  ) 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明显加强 B.实现了社会各阶层的平等 C.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 D.科举制成为唯一入仕途径 11.武则天规定,凡州县“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地方官吏可得升奖,如“为政苛滥,户口流移”,则地方官要受惩罚。这项规定(  ) A.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B.改变了唐初的混乱局面 C.使国家财政收入大增 D.导致水土流失地力下降 12.“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指安定),物殷俗阜(指物产丰富,风俗淳厚)……”以下对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  ) A.“上留心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