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85042

14《表里的生物》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素材)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67次 大小:568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表里的生物,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素材
  • cover
《表里的生物》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探究 一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文中人物的理解。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父亲为什么不许“我”动他的表。 [参考答案] “我”是一个有着很强好奇心,善于观察,长于思考且比较执着的孩子。父亲不许“我”动他的表,是因为那块表对他来说是一件相当贵重的东西,他怕“我”把表弄坏。 二 想象是儿童探索未知世界的方式,而这种探索往往有着独特的思路。根据故事情节,参考示例,梳理“我”的思路,完成下列表格。 产生好奇,并作出猜测 1.“我”的经验:凡能发声者,必有生命,且不易看见2.“我”的发现:怀表无生命,但能发声3.父亲的表现:不许“我”动表 猜测:怀表中很可能有一个会发声的生物,被父亲关在里面 猜测得到“证实” 1.“我”的发现:美丽的怀表内部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在摆动2.父亲的表现:仍然不让动表,说摆动的东西是小蝎子的尾巴 结论: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产生新疑问,作出新猜测 1.“我”的疑问:为什么要把蝎子放在这么美的表里?2.父亲的表现:没有回答 新的猜测:也许这个蝎子声音好听 三 本文对“我”心理的描写曲折有致,趣味盎然。结合加点词语,品味下列句子。 1.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2.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3.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4.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解题支架] [参考答案] 1.几个句子之间关系紧密,“想动”而不敢很痛苦,延续“许多天”更痛苦,所以一旦稍有接近怀表的机会,就会“死盯着看”。两个“越”表现出心理的“势能”,“但是”的转折点出了痛苦的根源;“一”和“就再也”强化了那种“寻觅机会”和“抓住机会”的心理。 2.前两个句子,第一句描写“我”的担心,用“唯恐”表现担心的程度,第二句叙述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还是”之中充满了遗憾和无奈。第三句中的感情似乎与第二句有些疏离,实际上是以内心的感叹、回味,进一步强化了遗憾与无奈,“真是”在这里起到强调作用,使感叹显得更“沉重”。 3.第一句用“多么”强调蝎子的丑恶,用“为什么”领起疑问,两者对照,强化了“我”的惊讶、疑惑甚至是不满。这是人们见到不协调、不正常的事物时常见的心理活动。第二句用“但是”进行转折,转向自己的猜测被“证实”后的愉悦。这是思考、探究后有所得时独有的心理状态。作者用一个“也”字表示两句中的心理活动基本是同时产生、进行的,体现了内心活动的复杂性。 4.第一句中的“只”,表明“我”仍然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中,因此只从“声音”的角度去“回答”自己新的疑问。第二句写出“我”的游移不定,“但是”“也许”的使用更强化了猜测的意味,贴切地表现了儿童那种无法解决问题又试图自圆其说的内心状态。 积累拓展 四 作者写有三篇“向儿童说我童年的故事”的短文,本文是其中之一。课外阅读另两篇文章《彩色的鸟》《猫儿眼》,想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文章,它们有什么独特之处。 [参考答案] 《彩色的鸟》写童年的作者试图用染料把一些麻雀涂成彩色,最终导致大多数麻雀死掉的故事。《猫儿眼》写作者“看不上”母亲戒指上的猫眼石,处处认为自己的猫的眼睛要强于猫眼石,最后猫莫名死去,猫眼如灰,猫眼石却光彩依然。这一组故事的写作意图,可以参见《彩色的鸟》前面所录冯至给《大公报》编辑的信,一是“因为我曾经真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