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90551

第四节 科学探究 速度的变化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5-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454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四,科学,探究,速度,变化,教学设计
  • cover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知道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的方法测量不同阶段物体 的运动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概念的理解 【科学思维】:有利用实验数据对所研究问题进行分析的意识,具有初步的科学论证能力 【科学探究】:能通过实验测量数据,并正确记录数据 【科学态度与责任】:树立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懂得个人观点、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 过实验实践来证明。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探究物体速度的变化,使学生初步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生活实例引入 请大家观看一段运动视频 ,感受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 , 引入平均速度。 通过视频我们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很少,大部分物体都是做变速运动, 所以我们经常用平均速度来粗略的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如何测算物体的平均速度?怎样才 能知道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呢? 下面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一下。我们用小车的运动模拟物体的变速运动,将长木板一端 垫起,形成一个斜面,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的 A 点运动到斜面底端的 B 点,小车做变速运动。 你知道如何测量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吗? 生:因为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比总时间。我们可以先利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在斜面上通过全程 的路程,再利用秒表测出通过全程所用的时间,平均速度就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二、实验探究 探究一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 1.提出问题 小车从斜面顶端的运动到斜面底端做变速运动,小车的速度如何变化呢? 2.猜想与假设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 ,小车在斜坡下滑时的速度可能会 。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 实验原理: v = (2) 怎样设计实验知道小车速度如何变化? 要知道小车速度是否变化 ,就要测量上半段和下半段的速度 , 由速度公 式 之我们需要测量每一段的 及对应 。所以 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有: 。 (3) 如何测量小车在上半段和下半段的路程和时间? 我们测量下半段的时间 ,能 否让小车从中点开始下滑进行测量? (4) 如何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评价点拨】 (1) 由速度的公式 v=s/t 可知 ,我们需要测量每一段路程及所对应的时间 。所以 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卷尺 、停表、小车 、长木板、金属挡板 。若测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 有两段的速度值不一样 ,就可以证明这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了。 (2)测小车通过的路程时 ,必须从开始计时的车头量倒计时结束的车头 ,或从车 量车尾。 (3)让小车从斜面顶端静止自由下滑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撞击金属片的 时间; 用刻度尺确定斜面的中点 ,并将金属片移至中点 ,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所用的 时间; 求出小车通过后半段所用的时间=-。 (4) 所有的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都要记录在表格中。请同学们想一想,本实验的数据 记录表格应该怎样设计?请大家按下视频暂停键,先自行设计一下。 我们要知道表格设计的原则是将需要的物理量按照合理的测量顺序记录下来,每个物理 量都需要记录符号和单位。以小组为单位 ,基于以上问题的答案设计实验方案。 明确实验方案。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①将长木板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一定的坡度,形成斜面。 ②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固定在斜面底端,用 测出车头到金属片的 距离 s1 ,用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由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t1 ,并将 s1 、t1 记录在表格中。 ③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固定,仿照步骤② , 再次测量小车由静止下滑时前半程运动 的路程 s2 及所用的时间 t2 ,并将 s2 、t2 记录在表格中。 ④通过 可得小车沿斜面下滑时后半程的路程 s3 ,通过 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